“致敬长沙窑”薪传承陶艺作品展——推介艺术家黄晓兵
黄晓兵的创作资源应是来自多方面的广纳兼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应到民间陶艺的特色、汉代陶俑的神髓、非洲土著雕刻的粗犷,以及西方现代雕塑的构成观念,尤其有些作品折射出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Botero)那种肥胖圆厚的谐谑造型的风趣;他亦有些更为抽象化而形象隐晦模糊的作品,更令我想起霍去病墓前的几尊造型...
“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浅谈秦汉雕塑风格之转变
“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直接影响到了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创作,石雕追求的是艺术与自然相融合,使其蕴含着自然天成的艺术精神,总体上呈现出艺术与自然的统一。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以“相原石”为主体,采取“因势造形,因形取势,天人合一”的创作方式。霍去病墓石刻追求的是自然美,创作者充分利用天然石材,巧妙的利用石头的...
艺术品中的历史:名将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
当部分人前来投奔汉朝,也就是将源自西方的艺术风格同步带入。斯基泰文化的分布范围很广相比于马踏匈奴的石雕,其他神兽石雕均留有打钎痕迹。这暗示了石刻尚处于继续加工状态,没有成型为最终作品形态。结合周围发现的废弃石料,就可能是霍去病去世太过突然,让建造陵墓的工期被大大缩短。工匠们必须迅速突击,才让雕塑看...
美术经典|霍去病墓大型石雕群的造型艺术赏析
霍去病墓气势宏伟,风格豪放,借石拟形的独特石雕艺术,使霍去病墓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产生了浑朴自然的整体感和力度感,粗犷厚重而又含蓄内在,呈现出一种原始的朴拙形态,充满了似与不似的东方意境之美。《马踏匈奴》像高168厘米,长190厘米,是霍去病墓石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石刻刀法洗炼,形神兼备。...
汉代将军霍去病,他的墓石雕丰富多彩,到底都有何意义?
霍去病墓周围的墓石雕的造型特点出的质朴、粗狂,自然天成的特点,表明了西汉雕刻艺术所具有的高度概括象征性。霍去病石雕反映出汉代的能工巧匠善于利用原石简要概括地雕刻出关键部位,亦可自如地运用圆雕、浮雕以及线刻想结合的手法,合理地处理好面与线、粗与细、简与繁的对比关系上,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甚至不...
“祁连山”的迷雾——西汉霍去病墓的再思考
倘若这座土丘模拟仙山,即便它是一座墓葬,抑或就是霍去病墓,那么其思想主旨和象征要义或许不在纪功,而在于通过构建一个想象中的神仙世界,来表达不死和永生观念(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汉代是神仙信仰风靡的时代,神仙思想渗透于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当时文学和艺术热衷表达的主题,汉代的文赋、建筑、绘画、雕塑、器物无不充斥有浓郁...
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群:中国石刻的经典
霍去病墓石雕群,气势宏伟,风格豪放,造型浑厚古朴,表现了西汉时借石拟形的独特石雕艺术。这些石雕都是用整块巨石按其自然形状顺势雕琢而成,有的注重形式,有的突出表象,形态生动活泼,刀法含蓄简洁,线条清晰,寓意深刻。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的金石学者和文物考古专家就对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群进行过考古研究。他们一致...
读图观史.贺西林|云崖仙使:汉代艺术中的羽人及其象征意义
“祁连山”的迷雾:西汉霍去病墓的再思考/155汉画伏羲、女娲图像知识的生成与检讨/173下编图像传承与文化交融/187胡风与汉尚:北周入华中亚人画像石葬具的视觉传统与文化记忆/188稽前王之采章成一代之文物:陕西潼关税村隋墓画像石棺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220...
汉代神兽︱镇墓的天禄、辟邪如何演变成宅门前的石狮子?
目前考古实物中所见的陵墓石兽,最早是西汉霍去病墓周围的石刻群,它们形象展示了陵墓石兽的形制。东汉陵墓的神道石刻已成规模,也被制度化,其中的石兽往往被布置在祠堂或祠庙之前,成对出现在墓前大道(神道、隧道)的两旁。东汉时期,现实中的狮子因其凶猛威力而被艺术化,变成天禄、辟邪石兽,位于墓园的神道两旁,以镇压...
潍坊青州小学教师偶然发现汉代马镫实证
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关注马镫问题,武伯纶先生认为,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刻“卧牛身上的镫形小系短,不合于实用,因而有人疑惑是后人戏作的,不能作为西汉已经用镫的实物例证”。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学者们一般把马镫出现的时间定在3—4世纪,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马镫是长沙出土的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