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首文学创作40年 人生从这里再“上岸” 红孩散文集《活出...
迄今,红孩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短篇小说集《风吹麦浪》、散文集《东渡东渡》《运河的桨声》、散文理论集《红孩谈散文——散文是说我的世界》等著作16部,他的散文善于从生活的细微处去捕捉,他的散文呈现的是思想的火花,是心灵的独白,是通向人类不断觉醒的思想的纽带。其散文代表作有《女人的荷》...
《写作》新刊︱王子罕:萧红文学经典的张力与隐秘探寻
萧红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特色感染读者。自鲁迅为萧红的《生死场》写序起,萧红不断被人们所解读,形成了一部接受阐释史。不过,萧红经典文本中尚存诸多内在的隐秘与复杂的矛盾性,或许仍有不少可以进一步挖掘和透视的空间。一、陀螺与鞭笞:《生死场》的时空观一个陀螺由纵向的主轴和横向的盘面组成,陀螺一旦旋转...
《写作》新刊︱张利伟:韦敏小说中的纪实表达与自我书写
充满自传和回忆性质的自我书写,以及结合真实与虚构的叙事,构成韦敏小说的特色。需要着重思考与讨论的是其回忆性的自传写作,带有纪实性的时间描写,如何框定在以虚构为主的小说之中;进而言之,其真实、虚构的界限又在何处;其创作主要采用了何种叙事策略,这种策略又如何加深了韦敏小说的回忆性质。一、记忆之影:女性自我...
虚构·地方性·世界中——评林棹《潮汐图》兼论“新南方写作”的...
首先,《潮汐图》乃至“新南方写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赓续了先锋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传统,以充沛的想象力开展形式实验,体现了深刻的先锋性。笔者想联系中国当代的文学史,谈这一先锋性问题。1980年代,先锋文学对以西方现代派为代表的世界文学有着十分深入的学习,譬如博尔赫斯的叙事迷宫、时空观、虚构艺术对马原的“叙事...
莫林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化建设成就和经验
美术创作方面,中国画领域,在艺术语言上已经开始有新的特色。比如,胡伟的《李大钊、萧红、瞿秋白》打破时空界限,以超现实的情境表现历史人物,透射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冯大中的《初雪》,陈平、小虔的《开发者的歌》均在不同领域作出新的探索,在表现手法和创作观念上取得突破。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画创作领域最凸...
金融与文学的相互奔赴——做好“五篇大文章”暨金融非虚构写作研学
再从研究上说,我们可为此类写作举办研讨活动,设立评论专栏,真正做到,大力为金融非虚构写作鼓与呼!、青岛是非虚构文学的重镇青岛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文学》主编李林芳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谈起,她说,青岛就是文学家荟萃之岛,康有为、王统照、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萧红等一大批作家先后来青,他们在...
...| 行超:从“无尽永前”到“无界永在”——试论近年文学写作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萧军、萧红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其写作围绕着流亡与离散,艺术风格雄浑、粗犷,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革命性,而这一切,在“新东北”作家笔下已经完全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特殊的“逍遥”(不是庄子《逍遥游》意义上的,而是班宇《逍遥游》意义上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在《下江》中品读江南古雅乡土
整个作品,看似温情,却充满困苦,与萧红作品的精神线索殊途同归。《下江》是一部有关水乡叙事的作品,故事中套着故事,背景宏大,重在写生活,使宏大背景逐渐消失在故事中。而在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看来,书中进学堂的章节,小中见大,能看出战乱之时,中华民族的文脉...
《写作》新刊︱王子罕:老舍文学经典重读与散点透视
在老舍的文学创作中,《骆驼祥子》《月牙儿》《茶馆》都是具有经典性质的代表作。目前,老舍研究成果甚多,认识也不断增殖。但限于传统和既成的观念,对于他的诸多作品的阐释还有进一步开拓、创新、发展的空间。老舍研究既要有宏观视域的突破,又要注重微观切入,才能改变已然有些固化的研究状态。重新分析、解读《骆驼祥子》...
试述萧红的文体特色
所谓自然而直率,即立足于当时文学语言落入到某种“腔调”的窠臼时,萧红可从自身性情出发而以自然语言本色抒写,表现为以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对之不加雕琢地描绘,如“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宛如白云出岫,一派自然。(二)题材的怀旧倾向;萧红本质上可谓是忆旧型作家,其执着于以自己的创作怀旧,一方面通过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