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都寻找关汉卿
还有一种说法,称金元之交有两个关汉卿,一个是杨铁崖《宫词》中的“大金优谏关汉卿”,被赐名为硕德闾(似蒙语,意不详),但他肯定不是伟大剧作家关汉卿。不论籍贯在哪儿,都无法掩盖关汉卿与大都的血脉联系,他在大都写下多部名剧,是“玉京书会”的核心人物,该书会作为杂剧创作组织,前后达151人(也有学者认为,“...
关汉卿:我国元杂剧奠基人
在关汉卿的笔下,多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关汉卿用元杂剧深刻地描绘出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同时描写出了她们正直、聪敏、善良的性格。关汉卿用他笔下的人物鼓舞了当时的劳苦大众,让他们有勇气和黑暗势力做斗争。04.关汉卿的写作特点在关汉卿的戏剧创作中,多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的,他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汉卿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旨趣是怎样的
就其全部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而言,既不全俗,又不全雅,而是俗不脱雅、雅不离俗。就创作的态度而言,他既贴近下层社会,敢于为人民大声疾呼,却又不失厚人伦、正风俗的儒学旨趣。他是一位勇于以杂剧创作来干预生活积极入世的作家,又是一位倜傥不羁的浪子,还往往流露出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解脱自嘲、狂逸自雄的心态。
玩儿“谐音梗”,关汉卿才是真高手
在元代戏曲近百年的发展中,蒙古语的使用成为一大特点。剧作中常出现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混合使用的现象。关汉卿、王实甫等杂剧大家,更是精于在剧作中穿插蒙古语,与音乐曲牌相得益彰,使语言在特定的剧情节点中自然流露,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增添亮色。在关汉卿的《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中,角色李存信一上场就说了一连串的蒙汉...
赵红娟:感愤时事,托古慰志——茅维杂剧新资料的发现与内容探究
这个发现的更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使茅维杂剧创作数量跃居明代戏曲家前列,并进一步彰显了其杂剧托古慰志、自抒其境的“写心”特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剧作重视才情的整体风格,从而也就更能理其自比汤显祖的自信。一、茅维《茅洁溪集》中两篇新资料...
赵红娟:自我投射与时事缩——茅维杂剧探究
茅维文学创作最有成就的是杂剧,其杂剧集《凌霞阁内外编》包含杂剧十五个[1],惜已不存(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现存杂剧八个[2],即《苏园翁》《秦廷筑》《金门戟》《闹门神》《醉新丰》《双合欢》《春明祖帐》《云壑寻盟》,前六个收入清顺治十八年(1661)刊《杂剧三集》,后两个被笔者发现于明刊本《茅洁溪集》中[3]。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元杂剧作家。《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具有“天下魁”的艺术成就。主题: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歌颂张生与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十大悲剧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实的《赵氏孤儿》...
元曲家代表关汉卿,随着历史发展,其戏曲史地位的变迁是什么?
可见,吴弘道与关汉卿一样,也有散曲和杂剧创作经历,其整理若干同道的作品名目,当是首先出于同道之间的相互欣赏。虽然《录鬼簿》中出现了关汉卿,但从这则材料的原始出处考察,吴弘道是发现关汉卿的第一人,这与他对杂剧价值的肯定有关。而钟嗣成将关汉卿置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部分中的第一位,...
掬心带你揭开曲的面纱
而散曲创作则内容广泛,当中以叹世归隐的主题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则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
海州童子戏《六月飞雪》入选文旅部复排计划名录
海州童子戏《六月飞雪》由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演化而来。东海孝妇窦娥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近现代以来,我国有八十多个不同剧种对《感天动地窦娥冤》进行了不同的演绎和叙述,广受观众喜爱和称颂。海州童子戏《六月飞雪》提取东海孝妇中的核心“孝文化”,蕴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