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谪居海南诗文创作真善美研析:兼论其民族观的形成
苏轼以笔为耕,奔走呼号,破解困局,在《和陶劝农六首》诗序云:“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秔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以取饱。予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35在这组诗中,苏轼首先提出了“咨尔汉黎,均是一民”36的民族平等思想,并对汉人小视、剥夺当地资源而不能加以正确...
苏轼在清代论诗绝句中的形象及其文学批评分析
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来评价或阐释所论之人的诗风或诗歌特点是论诗绝句应当承担的文学使命,清代论诗绝句明显继承了这一文学批评功能,其中对苏轼诗歌的探讨多集中于苏轼和韵诗的创作、佛学对苏轼创作的影响和苏诗风格。1.论苏轼和韵诗创作黄维申的《病中读宋四家诗各题一绝》(其一),诗中所谓“和韵”是古代一种重要...
苏轼一生创作了3460首诗词,你知道你家乡有几首苏轼作品吗?
湖州:苏轼于湖州,留有作品97首。苏轼的诗词作品题材涵盖广泛,包括政治、哲学、理想、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等,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寄托对家乡的怀念。当中有一些著名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些作品同样具有很高...
李白安徽缘分游踪及诗歌创作
”这是一首很具艺术特色的长诗,特色一:托物寓意,松兰明志。这首诗首句就高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极度赞美“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的高洁傲岸的节操。赞颂之情,意犹未尽,诗人又盛赞孤高的鸾风、明洁的珍珠,并以形陋质卑的萧艾、鸡、沙砾等物与之对比映衬,越发使得兰松等物的高风亮节、...
国学论谭 | 方笑一:苏轼诗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趣味
《南行集》今已不存,但一些作品保留在通行的苏轼诗集里。当时苏轼只有二十多岁,这批诗作反映了诗人早年的创作特色。由于一路的风景是父子一起观赏经历的,因此他们常有同题的诗作,苏洵留下来的诗较少,而从苏轼、苏辙的同题诗作中可以看出两人创作风格的明显差异。
东坡诗词里的海南丨书香海南
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东坡诗词里的海南》系列报道,循着东坡于海南创作的诗词,共同开启一场“琼台风雅之旅”,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社会文明,更好凝聚加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奋进力量(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本期节目走进儋州东坡书院。在海南的三年,苏东坡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内容丰富,展现了...
后人对李白诗歌的删改
而且,大部分选本在删节诗句时,并未向读者说明删改的情况。读者在没有其他文本参考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误导,从而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者的创作风格等产生错误的理解。删改李白诗歌的原因李白的诗歌并不是唯一被删改的对象。苏轼曾删去柳宗元《渔翁》的结尾两句,将其改为七言绝句,引发争论。明代的陆深受此启发,删去...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苏轼在畅游庐山时随口吟咏了很多首赞咏庐山风光的诗歌,但有一首是他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信手涂鸦诗歌一首。没想到,这首涂鸦之作成为描写庐山诗歌的天花板,近千年之后,这首诗依然焕发着生命力和哲理光芒。苏轼绘像庐山涂鸦16年后,面对钱塘江大潮,苏轼将会想起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个游赏庐...
苏轼美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三教合一”视角下的旷达超脱
四、苏轼书法艺术特色与其美学思想的关联A.自然平淡的书风形成苏轼书法艺术的核心在于其“意造”与“无法之法”的书学理念,这直接体现了其追求自然、反对矫揉造作的审美倾向。在苏轼看来,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情感与心性的流露。他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强调书法创作应随心所欲...
古茶诗解析:雄视百代苏轼系列之一《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苏轼(宋)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1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2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3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4注释及释义1.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灵草:百草之灵,茶的雅称。湿行云:被行云打湿。俗语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本句大意是:云雾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