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有诗派方氏称第一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中列有“方氏三诗人传”,称:“方文之后,方氏以诗名尤著者二人,一曰南堂先生(方贞观),一曰息翁先生(方世举)。”学者蒋寅甚至指出,“桐城诗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具体说就是雍正至乾隆时代,其标志性人物通常被举出姚范和刘大櫆,但实际成就和影响更大、更值得注意的,应该是方氏两兄弟——...
成都温江方氏家族:几辈人践行“耕读为本 勤俭兴家”治家总则 教育...
翻开厚厚的方氏宗谱,其中赫然写着八字治家总则:“耕读为本勤俭兴家”。此外,还另有家风20条、家规18条、家训18条。方氏家风第一句,便是“勤俭持家量入为出”。方文告诉记者,这是自己从小到大听到、看到、学到的道理。对方氏一族而言,从事需要“靠天吃饭”的农耕活动,是家庭重要的谋生手段。因此,人们...
张宗友:朱彝尊的《斋中读书》诗第四首发微
有扈,指有扈氏。夏启继禹为帝,有扈氏不服,启伐而灭之。《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
千年间,方氏是怎样流传演变的
方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晋代方藏在创修《奉敕方氏谱》的《方氏历代谱牒序》上写道:“自伏羲后六姓,而方氏居其一”。文天祥《方氏谱序》曰:“方氏出于榆罔,榆罔之子曰雷,封于方山,后人因此为氏,比他姓为最先”。由此,古代史中撰写方氏谱系者认为,第八代炎帝榆罔长子名雷,后黄帝征雷为左相,封...
陈斐评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古诗评注的向上之路(下)
如金先生评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云:“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中有很警辟的话:‘此诗昔人皆入选,然按以杜公《咏怀古迹》,则此诗无甚奇警胜妙。大约梦得才人,一直说去,不见艰难吃力,是其胜于诸家处,然少顿挫沉郁,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不及杜公。’方氏论咏古诗,主张诗中要有魂,‘所谓魂者,皆用我...
明清桐城文脉代际传承原因浅探
其余规模较大者,家族总集方面如清代方昌翰编《桐城方氏七代遗书》,马树华编《桐城马氏诗钞》等;收录桐城古文者如方宗诚编《桐城文录》等;收录桐城人物传记者如马其昶编《桐城耆旧传》等(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其余规模较小的地域及家族总集数量则更多。这些体现出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联结和相融,这种联结和相融又与家族间的累世联姻关系...
桐江岂止八十里———探访仙居桐江书院
朱熹甚至把儿子送到这里来读书。清光绪年间的《板桥方氏宗谱》收录了一首据传为朱熹所作的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学诗:“当年韩愈送阿符,城南灯火秋凉初。我今送郎桐江上,柳条拂水春生鱼。汝若问儒风,云窗雪案深功夫。汝若问农事,晓烟春雨劳耕锄。阿爹望汝耀门闾,勉旃勉旃勤读书。”...
天留一磬击新声
方以智儿子方中通(清初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曾以“天留一磬击新声”回答父亲“冬炼三时传旧火”的愿望,表达了传承方氏学术思想、复兴中国儒家道统的信心和决心。没想到这一“留”,就是三百余年!直到《东西均》等著作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才引起学术界的轰动。
千年族谱藏岳飞亲笔题字(图)
岳飞亲笔题字成方氏传家宝昨日,记者在丹灶良登村看到81岁高龄的方文利老人正在分类整理族谱。老人首先拿出一本《南海丹桂方谱》,翻开卷首向记者展示“遗牒”二字。“这就是岳飞的亲笔题字!”老人指着大字下方岳飞的签名和印章说,“岳飞是民族英雄,一代忠烈,所以我们方氏族人脸上都有光,要把它作为传家宝,要一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