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最经典的10首诗文,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读懂受益一生
少有人知的是,写下这首豪迈自信的《秋词》时,刘禹锡正是被贬到朗州的时候,处于人生的低谷。白居易称他为“诗豪”,不正是因为他在任何坎坷时,都能豪迈而歌吗?人生,最温暖的是希望,最值得期待的是明天。不管未来如何,无畏才是最好的姿态。3、最令人感慨的怀古诗:《乌衣巷》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刘禹锡白居易的友谊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该诗的详细解读:一、诗歌原文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二、诗歌背景此诗是刘禹锡在与白居易(字乐天)交往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题“酬乐天小亭寒夜...
诗豪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短短八句写尽世事无常,读来伤感又励志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一诗,则将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书写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诗人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原诗如下: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
“白居易晚年心伤,刘禹锡赠诗暖心,结尾两句传唱千古!”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的这首“回信”写得平和委婉,简单朴实却又不失豪气,特别是最后两句哲理性很强成为了千古名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这首诗的前六句是刘禹锡呼应白居易的困惑,设身处地表达了人“老”体衰的看法,充分地概括了一...
唐朝两位著名诗人,被贬后都写下千古名篇,如今读来却是句句悲怆
之后刘禹锡便在玄都观游玩了一番,写下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诗很快便在朝中流传开来,武元衡也没有手下留情,借着这首诗再度将刘禹锡贬出长安,遭受牵连的自然少不了柳宗元。一首诗而已,能有什么问题呢?刘禹锡的诗...
白居易感慨“老了”,刘禹锡送了他一首诗,最后两句流传千古
刘禹锡70岁终老,白居易74岁终老,在唐代诗人中,两人算是比较高龄的(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两人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山人爱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丨周末读诗
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庭竹》,诗曰:“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这首诗单纯咏竹,微寓己志,相比之下,李中的《庭竹》更情景交融,咏的是竹,更有他的人。新竹解箨,绿茎薄有白粉。清早去竹下,竹梢叶尖,积着夜来雨露,晶莹透亮,一不小心碰到竹子,洒啦啦摇落在脸上头颈上,冰凉得又惊...
“让唐诗回到唐朝”——由《唐五代诗全编》出版引发的几点思考
你可曾料到自己从小就背诵得滚瓜烂熟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诗原貌并非如此。你又可曾知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诗人张继题作《夜宿松江》中的一句,而并非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题作《枫桥夜泊》。你还可曾想到,唐代的学生也盼望老师不拖堂而能准时下课放学……...
诗人百代有知音
陈尚君以诗证史,摘去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之问是遇赦北归,有《初承恩旨言放归舟》述得归心情,沿途也都有诗纪行,包括前举之《渡汉江》,从容得很,哪有逃归之心虚胆怯。”这位唐代前期的一流诗人,没有像朋友骆宾王那样选择反抗,也没有像朋友陈子昂那样既有迎合又有坚守,他更多的是采取迎合顺从的态度,仍...
刘过给隐居的陆游写了一首词,词情并茂感人至深,诗外故事更加精彩
这三句不止叙述陆游的读书饮酒生活,还暗示陆游有着和屈原一样的高洁人品。上片最后四句“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刘过从处世态度来叙写陆游的归田之乐。在这几句中,词人反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刘禹锡因为在玄都观写赏花诗而被贬,多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重游玄都观,发现当年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