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奇诗,短短28字,连用了8个“山”字,令人拍案叫绝
正是在政治失意,游山玩水这一过程中,写下了《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二、此诗何以奇这首诗,初读只觉朗朗上口,但要说奇,却很难理解。但当你细细品味,了解背后的故事,才能发现此诗如何令人拍案叫绝。一为字奇。这首诗第一大奇特就是在短...
千古宋词,成就最高的28首山水词,苏轼一人独占三首
宋·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全词将水上行舟的“静...
苏轼两过海州留下千年绝唱
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苏轼又写下一首《送赵寺丞寄陈海州》,诗中写道:“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二到海州:抚今悲昔感慨万千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又一次来到连云港,那一年离他上次到来已经11年了。这11年,对于苏轼来说可谓起伏跌宕、灾祸连连。因为“...
清华附小学生用大数据“揭秘”苏轼的另一面
结合他的实际年龄来计算,他每年需要写54首诗词,这样下来平均每周至少写一首诗词。如此看来,苏轼的确是一名高产作家。而通过程序把苏轼的这3458首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发现,“子由”在《苏轼诗词全集》中出现了229次,成为苏轼高频词里面的“王者”,足可见苏轼与弟弟子由之间的手足情深。此外,孩子们发现“归来”一词出现...
苏轼为西湖写下一首诗,文字与美景天衣无缝,后两句因一个比喻出彩...
而苏轼诗歌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则直接将西湖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之美景,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其中《题西林壁》,是他与西林寺长老同游庐山西林寺时写下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赞咏庐山的众多诗篇中最为出彩的一首(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苏轼一反歌咏山水的固定套路——简单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再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初体验和初...
跟着诗词游庐山|苏轼的庐山诗意与哲学
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是苏轼被贬路过九江时,与友人游览庐山有感而发所写就的,不仅是苏轼对庐山景色的赞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思。短短几行诗句,就将庐山风景的形态万千、变化莫测描绘得淋漓尽致。“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观察事物的角度。角度不...
苏轼的人生第一首词,将西湖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结尾三句美艳世人...
西湖是一座诗湖,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流连、吟咏过它。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第一次将西湖写进诗中后,西湖成为诗人们争相赞美的人文风景名胜,西湖也成为诗人们趋之若鹜去感受去体验的自然美景。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静静如水,淡淡如山。西湖被群山环抱,镶嵌在北岸的宝石山、五云山、南、北高峰等群山之间。
苏轼28句旷达诗词:融注睿智人生哲理,读来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
苏轼的作品总是融注着一些睿智的人生哲理,每每读来都令人心智大开,茅塞顿开。我们应从中领悟到做人不必太过于执著,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应该超然旷达,随缘自娱。01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独立东栏,凝望那株梨花如雪,心中不禁涌起对人生清明时刻能有几多的深深感慨。
苏轼最松弛的一首诗,治愈了无数人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他们目光所及之处,皆如诗如画,明月高悬,洒下柔和的银辉,清风徐来,带来阵阵清凉。无需多言,只需静静地欣赏眼前的美景,他们便能感受到彼此心灵的相通与共鸣。苏轼用“风月平分”来形容这种与好友共享美景的快乐,也借此暗指他们之间的友谊如同清风明月般纯净而持久,让人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