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短的30首诗,5字或者7字皆成诗,题材广泛独具风格
28.《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29.《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0.《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现存4000多首...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极具禅意,也可以是看作是苏轼的终极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因为苏轼晚年是笃信佛教的。庐山风光苏轼去庐山的因缘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在黄州接到朝廷新的任命书,到汝州任团练副使。四月,他告别黄州赴任,经过江西...
超越寒食帖的“双仙书迹”,人诗书三绝!苏轼李白仙诗帖尺牍联卷
与《朝披》这首诗通过“鲤腹天书”咽液成仙的科仪寓意不同,《人生》更像是在李白飞升之后回望人间的作品。因此,历代也有认为这首诗是苏轼次韵、效仿李白诗作的观点。苏轼的书法风格独特,行气跌宕,笔法丰腴,字迹中透露出饱满的情感,而不过分追求精湛严谨的设计。这种风格反映了他豪放、潇洒的个性,同时也显示出...
新发现的苏轼谪居海南期间第一首五言诗作定稿
其他四个版本的诗题中的一句,均作:“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2、从诗句看五个版本之异同:版本1,其诗句1作:“茫茫太仓中”。其中,版本5的诗句与版本1同。其他三个版本,计版本2、版本3、版本4均作“区区魏中梁,一米谁雌雄”,此与版本1不同。版本1,其诗句2作:“万谷酣笙钟,梦云忽变色,笑电亦...
苏轼:一首自遣诗,接纳失意的自己,只要心中有光,生活就没遗憾
在这首自遣诗中,苏轼以他的独特笔触,描绘了人生的失意与困扰。他用“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无论外界如何变迁,无论到哪里,在哪里,他内心始终保持坚定与从容。无论浮云如何飘荡,它始终屹立不动,坚守自我。苏轼在诗中借春景易逝的常态,坦然面对自己的困境,他接纳了自己的失意,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自暴自弃。他...
20首枫叶诗词: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阳中。邂逅最美枫叶!
名句赏析:古树上鸦声噪鸣一片,秋风吹落的芦花枫叶,撒满寺庙的庭院(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这句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庭院的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景象。10、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宋代〕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
苏轼晚年被贬岭南,吃荔枝上头后写下千古名篇,后人为此争论千年
无论如何,“吃荔枝上火”的说法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其源头很可能正是苏轼的这首《食荔枝二首·其二》诗。结语在苏轼品尝岭南荔枝之前,中国的医药典籍之中并无“吃荔枝会上火的”记载。因此个人认为:“一啖荔枝三把火”的谚语,很可能是“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误传。
苏轼诗词里的“醉美”诸城
950年前,北宋熙宁九年春,密州太守苏轼登超然台,眺望密州城的清明春色烟雨,忆故人忆故乡,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这首词写了春风之美,春柳之美,春花之美,写尽了一城清明时节的春色,感叹青春需趁早,莫误春光时。这首词被尊为“最美清明词”: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苏轼46岁写下的巅峰之作,结尾十字堪称千古绝唱,感召世人一千年
在黄州,苏轼没有职务,也没有收入来源,此时的苏轼境艰难窘迫,过着困顿迷茫的生活,刚到黄州,他就写下这首《初到黄州》诗: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的人生第一首词,将西湖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结尾三句美艳世人...
在《祭张子野文》中,苏轼评价张先:“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婉转,盖诗之裔。”其次一点,表现在苏轼初到杭州时与建立的友情上。文人交往,常见的形式是相互拜访与结伴游宴,这一点在苏轼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苏轼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其一生提供了较多的行旅机会,每至一地,他常常走访附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