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和苏轼看透世情后各写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
王安石的《凤凰山》和苏轼的《洗儿戏作》,这两首诗都是他们看透世情后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让人读起来感觉意味深长,久久不能忘怀。有意思的是,王安石和苏轼可以说是朋友,两人尽管政见不和,但他们彼此欣赏。王安石年长(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苏轼比王安石年轻(1037年—1101年),两人...
他三度出家,风流好色,却写下一首最催泪的诗,最后两句人人会背
《本事诗十首·其一》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乌舍”是印度传说中的神女,苏曼殊以神女来比喻百助枫子,赞她肌肤胜雪,步履轻盈如凌波仙子。而第二句则是化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命运的河流中,你捡到了我的灵魂,而一段情缘,便就此展开。末尾两句模仿唐代...
王维:一首酬和诗,说尽通透,看透人生使人有多轻松自在?
王维这首《酬张少府》酬和诗,也说尽通透,让人感受到,看透人生会使人有多轻松自在?在王维的《酬张少府》中,那份超脱与淡泊,仿佛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心田,让人在纷扰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他笔下的“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不仅是对友人张少府心境的回应,更是自我心境的真实写照。这种对世事的淡然处之,...
杜牧一首临终诗,看透名利,人生在世有几人舍得和摆脱桎梏呢?
《不寝》一诗便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与无奈,更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在杜牧的笔下晚唐,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一个文化与精神的高峰。他用自己的方式为那个时代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让,后人得以窥见那段历史的辉煌与苍凉。而《不寝》一诗则更是他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
登山也有新高度!大诗人写了一首登山诗,最后14个字看透人生真谛
以陆游的《游山西村》为例,诗中的句子虽然朴实,但情真意切,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贴切地描绘了人生的真谛:看似困境重重,但转角之处,总有新的希望与生机。南宋的文坛上,除了陆游,还有一位名动天下的大诗人——杨万里。他一生创作了数万首诗篇,其中传世之作就有四千多首,其创作...
生死看透,这首诗意义非凡,评鲁奖诗人大解诗歌《百年之后》
这是诗人写给妻子的诗,也可看作是写给自己的诗(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全诗体现了诗人的通透之感,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诗人在生前已经想象到百年之后的情形,或许真的如预想的一模一样,那将是最圆满的结局。退出生活、干戈止息、大局已定,不再担心意外发生、万物的轮回,就像是生命的重复。一想到这里,忽然觉得人生毫无...
辛弃疾最富禅理的一首诗,三言两语看透人生,起句就点破红尘
辛弃疾《题金相寺净照轩诗》金相寺:在江西上饶铅山县,为辛弃疾隐居之地;净照轩:寺内的一个轩亭;公元1196年,辛弃疾隐居的带湖庄园失火,因此举家迁至铅山期思瓢泉,这段时间内,他饮酒酣歌,吟风弄月,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都让辛弃疾大为感动,因此写下了很多描写四时风光、...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极具禅意,也可以是看作是苏轼的终极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因为苏轼晚年是笃信佛教的。庐山风光苏轼去庐山的因缘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在黄州接到朝廷新的任命书,到汝州任团练副使。四月,他告别黄州赴任,经过江西...
诗的意志溃败于政治的狂热|一周新书推荐
雷马克、布莱希特、楚克迈耶、托马斯·曼、亨利希·曼、德布林、胡赫、乔治·格罗兹……在日益加深的纳粹恐怖之下,他们有的拼死抵抗,有的走上流亡之路,在海外建立反法西斯的文化阵线,也有人屈服于纳粹,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鼓吹者,诗的意志溃败于政治的狂热。
想当年|??????????????《美国往事》:卑贱的人生...
黑帮老大曲折动荡的发家衰败史,制成央视新闻纪录片,是警醒世人的教育材料;写成收费阅读的自媒体公众号,是地摊文学花边猎奇的通俗故事;但用诗歌的方式写出来,却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生哲理,看透的是生命的真相。一生野心勃勃去追索,获得过一些,也丢失了不少。临老一看,才发现两手空空,曾经的一切都是梦幻般的泡影,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