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逃亡途中遇旧识,写下一首送别诗
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
杜甫历经劫难后写下一首诗,读来温暖又心酸、简简单单就是幸福!
杜甫历经劫难后写下的这首读来温暖又心酸、体现简单就是幸福的诗是《江村》。其内容如下:“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二年(758-759),杜甫因仗义执言被免...
诗圣杜甫仅一首诗,写尽了唐朝的兴衰!令人感叹!
一般我们说开元盛世,都会想到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但是,那只是物质上的开元盛世,还有一个精神上的开元盛世,就体现在岐王宅里、崔九堂前,在那里,王爷和重臣都礼贤下士,诗人和艺术家也能平交王侯。那才是锦天绣地、满目俊才!岐王和崔九,是这两...
杜甫48岁那年在成都写下七首诗,诗歌之美与流动千年,惊艳了千年时光
《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在成都创作的组诗,组诗由七首绝句构成,这几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成都浣花溪畔独自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诗歌虽然是诗人游春即景时的感受,但每首所表现的情与景各异,这七首诗各自成篇,但又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因为这是杜甫以诗歌的形式写下的游记,从中可以看到杜甫闲适愉悦...
让杜甫两句封圣的诗,千年后被写进教材,排《唐诗300首》第五
至齐鲁时,杜甫有感于泰山的巍峨雄伟,便写下了这首绝唱千古的《望岳》。诗写得很巧,以题中之“望”字统领全篇,句句写望岳,然而全诗却无一个“望”字,反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千百年以后,这首诗成了适龄学子必读之作,更是被写进了教材。
李白、杜甫、王维在同一地写下三首千古名篇,意境壮阔,难分高下
不同于悠闲的泛舟江上,杜甫坐于江上的小船里,大有自己身似浮萍之感,于是难得的写下了这首记录自己心情的诗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结合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我们不难看出,两首诗的颔联十分相似,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十分不同。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人一种眼前景色慢慢舒展,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结合下句好似...
??阿来“偏题”解读岑参,竟与杜甫写过“宫体诗”?
而与他同游的高适,作《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阿来介绍,登塔后的首唱其实是高适,他是第一个记录这次出游的人。“此外,还有大家不大熟悉的薛据、储光羲,以及仍然在长安奔走求官的杜甫。”薛据和储光羲无诗作存世,杜甫写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与高适同题。
李白&杜甫生前的最后一诗,写尽了他们一生不同的底色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第八回合:最后一诗杜甫最后一首:《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节选)》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杜甫1500首诗中最烂的一首,被评为律诗下乘,读完却令人佩服不已
同时,杜甫还注意到了普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比如《寻隐者不遇》中写道:“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这种抒情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说,杜甫的诗句已脱离山水田园,而是贴近了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正因此,当杜甫写下了那首为老妇人讨公道的平凡律诗时,他并未有意识到这是一首“烂诗”。
“诗圣”杜甫的十大经典诗词名篇,苦中有乐亦是深情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登高》是在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诗人病卧夔州时所写。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后人推为古今七律之冠。杜甫的孤独,带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