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治愈的10首诗词,字字珠玑,读完瞬间释怀,读懂受用一生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千古宋词,成就最高的28首山水词,苏轼一人独占三首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下片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行香子·过七里濑宋·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六神磊磊: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唐诗,“粒粒皆辛苦”
不比李白半懂不懂,老充满奇奇怪怪的幼稚幻想。而《将进酒》这种诗,恰恰就需要纠结、撕裂、幻想形成的庞大张力。”再看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是欢饮大醉后所作,同是人间绝好文字,但是,“对于人生无常之苦,苏轼是真答,李白是胡答;苏轼是越说越通透,李白是无理搅...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在狱中受尽折磨,绝望中写下两首绝命诗
所以在此过程中,《狱中寄子由二首》这两首诗,不仅是苏轼对后事的交代,更是他为自己向宋神宗求情的高明手段。苏轼通过赞美宋神宗的恩德,同时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大打亲情牌及运用典故等策略,成功地触动了宋神宗的恻隐之心,最终得以免死。十年之后的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再次来到杭州任职,远离政治...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于是,在距离初登庐山17年后,他又写下了这首充满沧桑感慨的还与庐山有关的诗歌《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是苏轼临终前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道偈子,也可以说是一首禅诗。偈子,是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水浒传》鲁智深圆寂前,也说过...
他构陷苏轼,写下一首宋词,短短56字,却成为千古佳作!
舒亶的诗词今存赵万里修正的《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以山水诗见长,宋张邦基曰:"舒亶信道诗也,信道清才,而诗刻削有如此者(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但诗评较少,究竟唐宋文人不乏天才,舒亶这等诗人,风格不凸显,也没什么令人赞不绝口的作品,加上名声所累,点评不多,也没什么名气。时至今日,虽以“浮生只合尊前老,...
苏轼自觉参禅入境,写了一首诗,禅师看罢却只说了两个字看出真相
没想到佛印禅师看到以后,只在诗旁写了两个字——放屁,便叫人退了回来。苏轼一见自己的诗被佛印禅师批得如此不堪,立马过江来问个究竟。佛印禅师一见到苏轼就笑问:“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嘛?干嘛「一屁过江来」?”虽不知真假,但小故事倒也有点意思。
以豪放词著称的苏轼,要是写起景言起情来,就没婉约派什么事了
在他到黄州度过的第三个寒食节里,苏轼写下了二首《寒食雨二首》,其中一首里有这样的叙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在诗中,苏轼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清冷景象,写出心中彷徨、悲凉的心境。
王安石和苏轼看透世情后各写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
王安石的《凤凰山》和苏轼的《洗儿戏作》,这两首诗都是他们看透世情后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让人读起来感觉意味深长,久久不能忘怀。有意思的是,王安石和苏轼可以说是朋友,两人尽管政见不和,但他们彼此欣赏。王安石年长(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苏轼比王安石年轻(1037年—1101年),两人...
“北宋第一网红”苏轼的这8首诗,写尽世间冷暖,说透人生悲欢
而苏东坡笔下的秋,写尽了世间冷暖,说透了人生悲欢。苏轼笔下的秋天,是达观的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东坡就是东坡,即使在萧瑟的秋日,他依然高昂:不用悲愁,我身强体健,能吃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