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写了首奇怪的诗,遭到读者嘲讽,专家:只有东坡敢这么写
除了这首词,苏轼还有一首诗写的也是耐人寻味。不仅妙极,还很奇怪。这首诗就是他的《观潮》,奇怪之处正是首句和尾句竟然一模一样。虽然古诗讲究首尾呼应,但是这种首尾一模一样的诗,还是极少看见。宋·苏轼·《观潮》话说,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个读者看完《观潮》后,直接讽刺说,这是什么破...
苏轼逆境中写下的趣诗,开篇令人捧腹,短短56字有情有义更有调皮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北宋.苏轼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写此诗时苏轼39岁,已经在杭州3年之久,想回到京城遥遥无期。诗的一、二句开篇就调侃自己的现状:我在这儿是推不去挤不起儿,稳...
苏轼曾为好友写下一首词,流传至今,男子读了笑,女子看了气
四月,苏轼抵达庐山,与刘器之相会,共同攀登庐山,探访旧友。苏轼向刘器之提及自己的道友王友道,并询问他现在隐居的地点。刘器之闻言,不禁放声大笑:看那王友道,早已抛却了隐居的清修,如今他日日沉溺于美酒与美女之间,还谈何修行之道?苏轼面无表情,心中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苏轼不久后与刘器之抵...
苏轼写下千古名句,告诫人们珍惜光阴,但后人们却用得非常“污”
《春宵》一诗华美而含蓄,且立意深沉、耐人寻味,其中“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是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这句诗立意本是纯洁深刻的,旨在告诫世人要珍惜光阴。然而,在诗歌传颂的过程中,这句诗渐渐被歪解成形容男女之事的惯用语。本句中的“春宵”乃是罪因,凡是古诗词中含有“春宵”二字,都会被认为是污秽的淫词艳曲。
苏轼写初冬最美的一首诗,治愈寒冷的心,结尾一句最适合发朋友圈
诗名《赠刘景文》。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一首诗。刘景文是谁?他是苏轼的朋友。元佑五年(1090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刘景文任两浙兵马都监。苏轼是文官,刘景文是武官,爱读书,有文采,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
王安石和苏轼看透世情后各写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
王安石的《凤凰山》和苏轼的《洗儿戏作》,这两首诗都是他们看透世情后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让人读起来感觉意味深长,久久不能忘怀(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有意思的是,王安石和苏轼可以说是朋友,两人尽管政见不和,但他们彼此欣赏。王安石年长(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苏轼比王安石年轻(1037年—1101年),两人...
苏轼嘲讽好友惧内,写下一首戏谑之作,四句诗引用三个惧内的名人
其实在苏轼写《戏孙公素》这首诗前,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大概可以说明真相。原来当时孙素生病,苏轼也是听朋友赵德麟说的。有一次苏轼问赵德鹿,孙素的病好没有,后者回答:“大病方安。”苏轼想起孙素原来是京师里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样子,于是诗兴大发,随口吟了一句:“这汉病中,瘦则瘦,俨然风雅。”...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在狱中受尽折磨,绝望中写下两首绝命诗
因此,苏轼之所以获救,除了有前述大臣与太后的努力以外,亦应归功于他自身在狱中写下的那两首,情感真挚、动人心魄的绝命诗,即《狱中寄子由二首》。《狱中寄子由二首》赏析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如今成追求女子惯用诗
最开始王朝云只是欣赏苏轼的才华,就拿这首诗讲,这首诗被后人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作。把西湖比作西施,晴天是淡妆,阴天是浓妆,这不就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吗?恰好在西湖看见舞妓王朝云,在台上浓妆艳抹,在台下便成为了清丽佳人。苏轼看此佳人,再看西湖美景,心中有感而发,无论是王朝云还是西湖...
苏轼调侃同行好友,写下一首很拗口的怪诗,能一次读顺的都是高手
苏轼以“荆笄供脍”和“干锅更戛”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帮文人酒友们在享受美食时的率真与不羁。须知按照中国传统,长辈是不允许孩子在吃饭时发出任何响声的。可苏轼的诗却似乎在歌颂一帮文人敲打着锅边,用勺子把锅底刮得“吱嘎”乱响的场面,故意以此来展现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结语对于现代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