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赠给好友一首勉励诗,短短4句,便能燃起我们的斗志!
诗的开篇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首要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它的意思是说,池塘中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荷花早现已凋零,枯败的荷叶也再没可以遮挡风雨般舒展的姿态。菊花凋零后,也只剩下花枝还在傲雪斗霜。荷花与菊花,是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苏轼这儿写出荷、菊花的凋零...
苏东坡最自恋的一首诗,句句景美,字字情真,首句便是名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人生道路中的风雨来临,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抗拒,而苏东坡选择了坦然面对。在历经人生苦难、世事沧桑的同时,他也在参悟人生的真谛,变得更加乐观豁达,亦不失生活情趣。一如本诗开始的这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心若...
苏轼调侃同行好友,写下一首很拗口的怪诗,能一次读顺的都是高手
此段文字描述了苏轼在武昌居住时,与王氏兄弟同游西山九曲亭的情景。亭中原有题句“玄鸿横号黄槲岘”,此句七个字中有五个字的声母均为清辅音“h”,读来颇为拗口。苏轼觉得有趣,便模仿其风格创作了“皓鹤下浴红荷湖”一句,与前者形成工整的对仗。而苏轼的这句诗中,同样有五个字的声母是清辅音“h”。...
苏轼游览庐山连写九首诗,前面八首平实无奇,第九首终成传世佳作
在此盛情难却之下,苏轼提笔写下了《初入庐山三首》,诗中云:其一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其二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其三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苏轼在这组诗中简要表达了自己初入庐山时的感受,他说,初时因道路...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多年以后,面对钱塘江大潮,苏轼将会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有更深刻的认识。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经历了六年岭南贬谪生涯的苏轼遇赦北归,途经江西、浙江。公元1101年(宋徽宗靖中建国元年)七月,苏轼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病逝常州。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留下绝命诗《观潮》。
苏东坡最通透的一首诗,短短4句,解开人一生的迷局
然而不幸的是,黄州到汝州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苏东坡与爱妾朝云所生的幼子不幸夭折,加上盘缠已经用尽,所以他上表朝廷,请求暂居常州(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因心情不好,苏东坡去江西看望了被贬筠州盐酒税的苏辙,并与好友参寥同游庐山。他这首《题西林壁》就是作于此间,西林寺在庐山西麓,这首诗是应邀写在寺庙墙壁上的,故名。
苏轼40句美食诗词:有味是清欢,是参透人间喜怒哀乐之后的淡定
——《为甚酥诗》花前野宴,万事俱抛,腰间仅悬一酒葫芦。已品过潘子错注之水酒,更欲探寻君家那令人向往的酥食。13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寒具诗》纤纤素手搓出翡翠般的馓子,碧油煎至嫩黄透亮。一夜酣眠,晨起不分轻重,佳人腕上的金镯也被压扁,寓...
新发现的苏轼谪居海南期间第一首五言诗作定稿
《苏文忠公集》(卷七,第5页)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刻本龙游斋藏书。此书行款,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阑。书影见图二。其中,卷七第5页载有一首诗。诗题:“行琼州儋耳,肩舆坐,睡梦中得句,而遇清风急雨,故作此诗”。诗文:“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
人生长别离。来有时。去有时。46句人生诗词:句句诠释生命的意义
01人生如空花,随风任飘浮。——宋·文天祥《还狱》生命恰似那空中的花瓣,随风起舞,无根无依,悠然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自由与漂泊的真谛。02...
苏轼65岁写下绝笔诗,庐山烟雨和钱塘江大潮竟让他悟透人生,短短...
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程的终点站,苏轼在常州将会想起第一次登上庐山时的情景——那时他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诗句。这句诗有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程的终点站,苏轼在常州终于悟透了人生,他觉得第一次登上庐山写下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