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意菊花展”,它在古诗词里美了千年
屈原在《离骚》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将菊花与君子高洁的品行联系在了一起;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看到菊花隐逸的内涵;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为菊花赋予了长寿、团圆的意向。诗人写菊花的背后,折射的是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
共和国75周年礼赞丨一部诗集,“诗”润屈原村
“少时贫苦老来甜,年逝难忘近眼前。”今年75岁的诗社成员黄家兆是地道的“泥腿子诗人”,也是屈原村屈原庙的第三代守庙人。在他70岁写的这首诗里,隐约可见曾经的贫苦岁月。1949年10月1日,黄家兆出生于屈原村。屈原村四面环山,曾长期处于落后闭塞状态。“那时家里土地少,质量也不好,只能种点苞谷、红薯勉强...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共鸣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作《吊屈原赋》,被视为汉朝最早提到屈原的作品;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被认为最早将屈原描述为诗人;西汉淮南王刘安则被视为最先将《楚辞》与屈原联系起来的人。柯马丁认为,汉代的屈原形象并不仅仅指向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更非指向所谓“他的”作品的作者,而是一种合成文本的形构,其间铭...
叶嘉莹:我心中的诗词家国|纪念|杜甫|屈原|王国维|陶渊明|李商隐...
在讲我自己的诗词故事之前,我先带大家看一首词,是晚清词人朱祖谋先生所写的一首词,牌调是《小重山》:小重山·晚过黄渡过客能言隔岁兵。连村遮戍垒,断人行。飞轮冲暝试春程。回风起,犹带战尘腥。日落野烟生。荒萤三四点,淡于星。叫群创雁不成声。无人管,收汝泪纵横。朱祖谋先生这首词不止是有牌...
千古屈原庙第一诗|沅湘流不尽 屈宋怨何深
香烟缭绕间,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与纪念之情得以流传,永远铭记着他的伟大与不朽。回首往昔,唐代戴叔伦的《过三闾庙》诗篇开启了屈原庙诗话的篇章,传承着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无尽赞美与追思。1、过三闾庙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宋(一作子)怨何深。日暮秋烟(一作风)起,萧萧枫树林。沅湘之水悠悠流淌,...
别了,叶嘉莹,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
初中毕业时的叶嘉莹(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的北平,从小被关在悬着“进士第”匾额的大门里长大,家里保留着满族的“花盆底”和“阿玛”的称呼。女孩儿玩的荡秋千、溜冰、踢键子、抓子儿,她都不会,有的根本没见过。她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背诗,“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了”。《论语》是她“背诵的最熟的一本经书...
国内资讯
黄家兆加入诗社时已60岁了。2009年,诗社成员、当时村里屈原庙的守庙人徐正端开始教黄家兆古诗格律,两个人全靠口授,老师庙里讲,学生回家背。就这样一个月时间,初中文化的黄家兆硬是背下了百余个诗词格律。“启蒙韵学津梁步,勤勉苦耘耕读人。”黄家兆在《六十抒怀》里写道。此后,每当在田间劳作或是走在路上...
素华流年,星霜荏苒,感叹时光流逝的绝美诗词,值得收藏
——屈原《离骚》日月如同流水般不停歇地前行,春天和秋天会交替着到来。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就告诉我们日月如梭、四季更迭,时间不会因任何人的留恋或祈求而有片刻的停留。因此,为了心中追求的理想,他九死未悔,上下求索。至今还记得读书时代背诵《离骚》的场景,今日写到此句,感触更深,一晃,十数载光阴竟已匆匆而过...
龚琳娜:这是蔡文姬的故事 也是“我们”的故事
带着这些问题,南都记者约访了龚琳娜,和她聊了聊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所有人一样,我们都很好奇,是什么让龚琳娜老师不再《忐忑》,做了一场静气十足的音乐会,到底是怎样的定力才能驾驭这种静谧之音?01女性与诗与歌热爱并熟悉古诗词的人都知道,《胡笳十八拍》这首乐府诗并不简单。它于“女性与诗与歌”...
龚琳娜:《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古汉语中,用七字句且每句押韵,是为七言,而全诗不仅有骚体和七言,还参有杂言,句式长短参差,东汉诗中未曾有过这样的体式。可见蔡文姬之才情,非普通者可以驾驭。郭沫若说:“蔡文姬是在骚体和七言民歌的基调之上树立她独创的风格”,也说,《胡笳十八拍》“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的《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