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英谈《诗经》(一):风、雅、颂三大类,古人按什么标准来分?
根据古代文献,说周代设有采诗的专官,官名叫做“酋人”或“行人”,到民间去采诗。《国语》又有公卿列士献诗、太师陈诗的说法,他们所献陈的诗,据说也在《诗经》内。当时大量的民歌和贵族的诗篇,就是依靠采诗献诗制度而保存下来的。那么,又是谁将这些诗篇加工整理成为诗集的呢?《周礼》说:“太师教六诗:曰风,...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要目
信访制度的异化产生了“信访不信法”与“法闹”等问题,公民绕过法律寻求正义与索取法律特权,体现法律权威相对于外界的失落;法条主义源于法律规范模糊性与司法运用的保守性,它假借法教义学之名隔离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与“休眠”法条形成恶性循环,呈现出内在于法律体系与法律适用的矛盾。文章不仅提出涉诉信访的类型化治...
原创 采诗说与诗歌集成
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里说的更具体、全面:“孟春三月,群聚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由此看来,所谓的“采诗说”是成立的,并且很久便开始了。藉此,亦可看出诗歌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了。古代诗歌的集中,除了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之外,还有官僚和文人学士献诗...
诗在中原歌咏中华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在郑州闭幕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山野相伴,巡游四方。采诗以歌,结以篇章。今临中原,诗韵霓裳。随我以往,采风共飨。”嘉宾和观众在“采诗官”的引领下,开启了与古今诗人的对话,踏上共赏国风国潮的诗歌之旅。演出分为“诗颂中华·大地回响”“今我来思·诗脉相传”“少年笑和·青春诗young”“诗以言志·情系家国”“胜日...
春天,采诗的季节
春天,采诗的季节毕寿柏《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颜师古注说:“行人,趥人也,主号令之官。铎,大铃也,以木为舌,谓之木铎。徇,巡也。采诗,采取怨刺之诗也。”
“采诗观风”:先秦以来,收集诗歌小调是如何成为社会舆论机制的
巡狩采诗指的是天子在巡狩期间,由乐官专门演奏从各个诸侯国收集起来的诗歌,以便天子了解各个诸侯国的治理情况和各个区域的民族风情(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周天子每五年巡狩一次,天子巡狩期间,各个诸侯国也会主动献诗,以表达自己对周天子的尊敬和臣服之意。在献诗的系统下,主要是由一些王公贵族阶层的人主动向天子贡献诗歌,这也是王公贵族...
李白杜甫写了那么多诗究竟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采诗”也是古代诗歌流传的一个法子。班固记录:“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尽管“采诗”一说尚存争议,但许多文献和研究认为,这种原始的诗作采集和整理行为正是早期诗歌传播和流传的重要途径。《诗经》很可能便得益于此,其中的“国风”和“小雅”便极有可...
古代人物品评与精准识人
为采集民意,古代政府利用采诗、献诗等制度,采集民间诗歌、谣谚,考察乡党舆论,作为考核事功治绩、品评人物的重要指标。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干部德才如何、政绩怎样,群众有直接的切身体会。要建立民意采集机制,加强民意采集,以群众口碑为干部画像。丰富语素资源。古代人物品评,大多以德行操守、才能学识等理性认识...
付林鹏:教研路上的“痴”与“执”
“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至于采诗之人,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派认为由王官负责采诗,另一派则认为由诸侯国派人采诗……”在讲授《诗经》“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时,付林鹏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勇敢表达看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诗经》记录的先秦爱情与民俗
《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孔丛子·巡守篇》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