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释法: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认知差距
法律事实通常是通过证据和法律推理得出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法律事实≠客观事实。在司法裁判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基本原则。这里的“事实”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指的是通过证据证明并经过法院认定的法律事实,而非纯粹的客观事实,是被证据验证过的客观事实。法院在裁判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证...
叶姗:应税事实认定融贯论 | 现代法学202306
此处所谓事实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无须证明的自然事实,没有对错之分,但有真假之别;二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即由法律加以规定,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这是由法律规范设定、需要用证据证明的规范事实或称制度性事实。
全国法院:关于民间借贷事实认定的87条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时应对当事人之间的借贷合意及出借款项的实际交付进行审查,原告仅能提供款项交付凭证,而被告提出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的抗辩,并且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双方之间的款项往来系基于其他法律关系产生,人民法院应对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借贷合意进一步予以审查,并要求原告对支付相关款项的具体事由、前因后果及被告未...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审前把关、过滤作用——聚焦重点构建以证据为...
印证证明,即利用不同证据之间的同一性来证明事实的方法。有观点认为,印证既非证明模式,亦非证明标准,而是一种证据分析方法,也可作为一种证据审查判断方法。印证从证据直接跨越到事实,未通过法律推理、诉讼认识论等裁判机制建立并证立二者之间的联系;还有观点认为,立足证据外延、证明方式和证明标准的规定,印证证明模式均...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3)
裁判要旨通过补充实验数据拟直接证明的待证事实应当在原专利申请文件中明确记载或者隐含公开,即要求待证事实在原申请文件中是明确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如待证事实本身在原专利申请文件中并未明确记载或者隐含公开,需要通过补充实验数据进一步确定“待证事实”本身,则该补充实验数据不应予...
十个注意点,了解打官司如何正确举证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当事人要围绕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并向法庭陈述说明待证明的法律事实。五、提交证据时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
最高法院:关于再审受理与审查的55个裁判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所称的当事人是案件的全部当事人,也就是说,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等案件当事人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或二审判决、裁定,均依法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申请再审,另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未提出再审申请的,在审判监督程序终结后,所有当事人针对该...
【调查研究??参阅案例】万某诉王某、任某、幼儿园民间借贷纠纷...
一般可以推定为出借人套取信贷资金,但出借人能够举反证予以推翻的除外”之规定,借款人负有证明出借人系套贷转贷的举证责任,出借人提出抗辩仅是为了让法官认定待证事实不存在,推翻或削弱对方证据的证明力,其证明标准只需达到使法官针对待证事实的内心确信产生怀疑,让对方提出的法律事实陷入真伪不明即可,并不必须达到...
最高检:事实证据的认定是基础 法律政策的适用是关键
会议指出,事实证据的认定是基础。监督办案高质量、高水平,说到底是事实证据认定精准、法律政策运用得当。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监督办案不能做到事实客观全面、证据确实充分,等于把“铁案”之厦建于流沙之基。会议强调,法律政策的适用是关键。没有对法律原意、政策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运...
实务派|职务犯罪案件审理中事实认定和证据审查的若干问题分析
调查机关所提交的“法律事实”是调查工作的证明对象,也是调查工作构建证据体系的基础,其是否确实完全建立在证据基础上,需要法官进行事实审查和证据认定,也要以“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事实”即证明对象为起点展开。当然,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证明对象,同一案件的证明对象,也会随着目光在事实和法律之间、事实和证据之间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