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第一卷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白话译文
法无我智慧,是指觉悟五蕴、十八界、十二入的妄想相自性,如同五蕴、十八界、十二入离除了我与我所,它们的积聚是由业和爱的绳索束缚,辗转相依而生,没有动摇。一切法也一样,离开了自相和共相的不实妄想相,是由于妄想力,凡夫才产生,而非圣贤。心、意识、五法的自性都是离散的。菩萨摩诃萨应当善于分辨一切法的无...
《楞伽经》第二卷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白话译文
内缘,是指无明、爱、业等法,它们作为缘起的名称,从它们产生五蕴、十八界、十二入等法,这些法的产生作为缘起的名称。它们没有差别,但愚夫却对此产生妄想,这就是内缘的法。”“大慧,那些因有六种: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当有因,是作为因缘,内外法得以产生;相续因,是在攀缘之后,内外法...
十八界中我不可得【法界次第初门??十八界(七)】
外六尘界此具如前外六尘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内六根界、外六尘界同上文内六入、六尘。这里加之界名,令此十八法不相混乱,主要为了使在修观之时,能明见此是六根界、此为六尘界、此属六识界,故而于一切观境中,欲寻我、我所皆不可得。倘若模糊混滥,想要修观推析也...
《楞伽经》第四卷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白话译文
大慧菩萨再次对佛陀说:“世尊,请您再次为我详述五蕴、十八界、十二入处的生灭。在其中并没有‘我’的存在,那么是谁在生灭呢?愚痴的人们依据生灭的现象,不能觉悟苦的尽头,不认识涅槃。”佛陀回答:“善哉!仔细听,我将为你讲解。”大慧对佛陀说:“我准备好了,接受教诲。”佛陀告诉大慧:“如来藏是善与不善行为...
《大国大时代》十二月谈现场
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对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经济的格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能否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大国大时代十二月谈聚焦:《一带一路:合作发展通天下》。相关专题上海金融之都的挑战与使命聚焦上海自贸区能量裂变,沪港通道通沪港,推开...
佛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所谓“十八界”,就是在“十二处”的“内六处”(六根)、“外六处”(六境)之外加上“六识”构成十八种法,称为“十八界”(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俱舍论》谓“种族义是界义”,也就是说,“十八界”是指一切万法可分为“六根”、“六境”、“六识”等十八种诸法种族。“六识”即是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
佛学智慧-哲学-030-空即是色-五蕴之色
“五蕴”呢,是包含在“三科”里的,是三科中的第一科。就……描述人的“三科”的第一科叫“五蕴”。这三科呢,叫作——蕴、处、界。蕴,是蕴含的“蕴”;处,是处长的“处”;界,是世界的“界”。包括的,就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可以说——佛教对“人”的构成,简装版的解释就是“五蕴”;VIP版的...
南山律:性空观是观察一切法无常,相空观是直观一切法皆是幻相,唯识...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就是“诸幻化相”。这些是从俗谛来看,一切幻化的相貌。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在业力的推动下,因缘和合,就生起虚妄不实的作用。因为它没有真实的生处,所以是“虚妄有生”;既然是虚妄的生,当然,因缘别离,就虚妄地灭去了,它生灭都是虚妄的。这是就真谛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什么意思?
二,什么是心经?《心经》是《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是般若经类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心经》由观自在菩萨向舍利弗菩萨讲述了如何修习般若波罗蜜多,并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佛教基本教理为例,说明了一切法皆空无自性的道理。《心经》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语句表达了中观思想的精髓,即一切...
惟觉长老:慈悲喜舍
过去是情爱,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十二入、十八界这一些结,现在还是依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来修,把我们这一个心放到十八界中,这个心就平等了,看到每个人都希望他很欢喜、很快乐、很平静,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就是一种慈心观。四无量心有两种修法,一种是概念来修,例如缘亲人修观时,不特地去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