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话剧艺术如何传承与创新
三个版的《茶馆》我都看了,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第一个,舞台表演艺术经典剧目的传承是否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北京人艺文档资料披露,于是之1992年演完其人生最后一幕《茶馆》之后,身在院长岗位上的他一直在思考《茶馆》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正因其鼎力支持,七年后才有林兆华执导、梁冠华领衔主演的《茶馆》。
杨绍林丨三个版本的《茶馆》和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北京人艺文档资料披露,于是之1992年演完其人生最后一幕《茶馆》之后,身在院长岗位上的他一直在思考《茶馆》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正因其鼎力支持,七年后才有林兆华创新版的新人梁冠华领衔主演的《茶馆》,演出后业界虽然褒贬不一,但我认为这版创新体现了北京人艺向来具有的艺术严谨性和认真精神,何况艺术审美之争只有正方与...
话剧巨作《茶馆》打头阵,北京人艺全明星阵容展开访沪大巡演
三幕就是三个时代,从细节刻画处见人物与茶馆的变迁兴衰。长桌、方桌与不同的椅子凸显时代更迭。在第一幕中是“长椅”“长凳”;而在第二幕中则是浅蓝色的方格桌布与靠背椅,主要想表现王利发对于茶馆不得已的“改良”;而在第三幕中,靠背椅、长板凳等一同出现,桌椅的不和谐进一步加深,凸显茶馆岌岌可危之感。
专访|话剧《茶馆》主演梁冠华:“演到年轻人接棒的那一天”
10月14日晚,《茶馆》正式拉开北京人艺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驻演大幕。数年未在上海齐聚的强大演出阵容,开票后迅速售罄的三场演出,堪称沪上年度舞台盛事之一。演出前一天,记者见到《茶馆》主演梁冠华,听他讲述作为掌柜“王利发”、作为一名演员的感悟。每个时代都能在《茶馆》里看到现实于是之、...
新民艺评丨奚美娟:五看《茶馆》
1958年演出版《茶馆》北京人艺图1988年,由上海文汇报社牵头,北京人艺携五台大戏来沪,《茶馆》压台,真是轰动沪上。我得以亲眼瞻仰前辈艺术家们的风采。郑榕老师在第三幕中那句“现在有了花生仁,可牙又没了……”的台词,英若诚的那一声“我办的那是一个大托拉斯”,“大、托、拉、斯”那几个英译汉字,讲得...
《茶馆》是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
以第一幕为例,几个重要角色其实只有两三句台词,居然能让观众记住,演员在台上坐得住,观众不觉得难受,所以西方导演们看了北京人艺的《茶馆》会感叹:“看似满台群演,实际满台主角(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林克欢进一步意味深长地点出,焦菊隐的视野与思维方式,达到了老舍的高度,这是最难的。“老舍写《茶馆》,他对于落日余晖、对一个...
在川流不息的舞台上,《茶馆》叫停了时间,成为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
此外,老舍非凡的语言能力造就了全世界都没有的“中国式演剧”。以第一幕为例,几个重要角色其实只有两三句台词,居然能让观众记住,演员在台上坐得住,观众不觉得难受,所以西方导演们看了北京人艺的《茶馆》会感叹:“看似满台群演,实际满台主角”。林克欢进一步意味深长地点出,焦菊隐的视野与思维方式,达到了老舍的...
北京人艺“举家出动”上海驻演一月,《茶馆》集齐最强阵容
“镇院之宝”《茶馆》拉开大幕,集齐第二代最强阵容“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从1958年老舍的《茶馆》在首都剧场首演开始,这部作品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上演了60余年,700多场。但北京人艺的《茶馆》很少走出北京。这一版《茶馆》阔别上海更是有30多年。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88年北京人艺大规模来沪演出。那...
《茶馆》“打头炮” 北京人艺五部大戏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舞台上,伴随着清脆的牛骨敲击声,《茶馆》的大幕在众人期待中拉开,百余年前的京味老茶馆带着浓郁的烟火气息呈现在人们面前。这部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导演的北京人艺“看家大戏”自1958年首演以来,跨越半个多世纪,演出700余场,依然常演不衰,可以说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代表作,曾作为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的话剧赴...
《茶馆》领衔五部大戏轮番亮相 北京人艺今起开启“上海驻演”
剧中以老裕泰茶馆为背景,用三幕演出跨越近半个世纪,以诸多小人物的命运悲欢,讲述了时代变革。此次上演的这版云集北京人艺第二代《茶馆》演员阵容,加上青年一代的加盟,展现出这部经典在当下的生命力。《茶馆》剧照《哗变》是北京人艺外国戏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话剧姓话”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话剧舞台的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