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武帖》如何展现千年书法魅力?
从笔法技巧的角度来看,《东武帖》充分展示了苏轼精湛的书法技艺。笔触转换巧妙,起笔时锋芒内敛,透露出一种隐忍的力量;运笔时流畅自然,如同云朵飘动,水流畅通无阻;收笔时锋芒再现,余韵绵长,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其笔画粗细得宜,粗笔画雄厚有力,仿佛高耸的山峰;细笔画轻巧灵活,宛如细流涓涓。这种笔画的多样...
日本再现苏轼真迹,已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人们为打破“趋时贵书”的风气,开始提倡创造精神,着重阐发“己意”。《李太白仙诗卷》正体现了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艺术理念。文中如“鲤”“可”“光”等字有明显的沾墨痕迹,且不在一句话的开头位置或词组的开端,仿佛不符合一般的书法创作规律,但这恰恰...
字体家AI神笔造字:重现林逋行书《自书诗》的艺术韵味 - 字
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与时人李建中风骨俊整的书风极为接近。诗后有苏轼书七言诗《书和靖林处士诗后》,无年款,据徐邦达先生考证可能是元祐四、五年间苏轼(时年约54岁)第二次到杭州作刺史时...
在朝与在野:米芾书法风格的转变
然而有证据表明,米芾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书法新形式:将行书和草书结合,行中杂草,其字体明显比我们看到的米芾以往任何字体都大,即使以米芾自己的标准来看,这种风格也异常大胆。这种风格恣意的书法可见于宋拓《宝晋斋法帖》中所收录的《观潮记》,“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雷...
丹青翰墨里的苏轼美学
????《治平帖》是苏轼的一封信札,现于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帖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所作,时年30余岁。当时,苏轼还未陷入“乌台诗案”,故《治平帖》看起来心气平和、飘逸灵动。从书法看,用笔细腻,字体遒媚,结字自然,浓淡相宜,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元代赵孟頫题跋所云,此作“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
丹青翰墨里的苏轼美学——《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写作谈
《治平帖》是苏轼的一封信札,现于故宫博物院收藏(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此帖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所作,时年30余岁。当时,苏轼还未陷入“乌台诗案”,故《治平帖》看起来心气平和、飘逸灵动。从书法看,用笔细腻,字体遒媚,结字自然,浓淡相宜,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元代赵孟頫题跋所云,此作“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
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
《大唐中兴颂》碑文凡21行,行20字,共计332字,竖写左行。字径约20厘米左右,字迹笔力劲健,结字端方,通篇豪放开张,气度恢弘。黄庭坚曾赞:“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中兴颂》”。《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中国书法史:北宋后期的名家书论
本文依曹宝麟先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内容,介绍八家书论,分别是:朱长文的《续书断》、黄伯思《东观馀论》、《宣和书谱》、沈括、章惇、晁补之、陈师道、李之仪:一、朱长文《续书断》为什么叫《续书断》呢?因为前面有唐代张怀瓘的《书断》。朱长文(1039-1098),字伯原,号乐圃,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祐四...
读苏轼赏书法,《诗酒书年华:钱汉东书苏轼诗词百首》亮相上海书展
8月16日下午,由书法家钱汉东书法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酒书年华:钱汉东书苏轼诗词百首》在上海书展中心活动区举行新书首发式。《诗酒书年华:钱汉东书苏轼诗词百首》是钱汉东从苏轼3000余首诗词中选择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名篇100首,用规范的毛笔行书抄录,弘扬苏东坡的人文精神。全书以“走近苏东坡”为引...
王安石的书法写成这个鬼样子,苏轼、米芾为啥还要吹捧他?
苏轼评价王安石的书法“无法之法,然不可学”,说的就是他这种超越常规、自成一体的风格。米芾说他学杨凝式,也是看到了二人书法中那份不受拘束、追求个性的相似之处。王安石传世书法作品稀少,但每一件都是精品。《过从帖》和《楞严经旨要卷》都是国宝级遗产,它们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的书法造诣,更记录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