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浅谈秦代标准的尺量值
通过以上文献、考古资料论证,我们可以再次证明秦代的标准尺的单位长度为23.1厘米,而不是27.65厘米。这表明唐兰先生等前贤以秦青铜量器推算出的数据是正确的,经得起检验。结语学界应该采用23.1厘米/秦尺,而摒弃27.65厘米/秦尺的旧说。另外,秦自商鞍变法确立新的度量衡标准后,一直沿用到秦末,汉代也一直采用这一量值。
度量衡——认识人生的另一个维度
计量有七个基本单位,他们分别是长度的单位米,质量的单位千克,温度的单位开尔文,时间的单位秒,电流的单位安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和光的单位坎德拉。这七个基本单位是定义世界的主要指标和方法,也是定义人生的重要指标和内容。一个人:站位要有高度(米),站的高才能看得更远,定的目标越长远,越能实现自身价...
落花时节亦百代,衡器宗室越改变:论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
根据战国时期秦国的标准器——商教方升,我们可以推测在战国时期,秦国已经形成了合理的进位关系,即分、寸、尺制的长度单位。因此,在秦国统一后,他们可能会延续并推广这一制度。在秦代,容量单位的制度继续沿用了升、斗、解的体系,并且这一体系在当时的量器中得到了体现。秦代的量器形制多样,包括带把手的方形铜升...
北大秦简展示一幅秦代社会鲜活图景
其竹简长度不一,有23、27、36厘米等。经过整理研究发现,其中包含有26种不同类型的文献,涉及古代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数学、历法、医学、文学、民间信仰等诸多领域,丰富性和多样性实属罕见。北大秦简中没有发现成篇的“六艺”“诸子”等经典文献,符合秦代社会文化的普遍状况,但其内容与以往发现的秦简牍相比更为丰...
刘自稳:秦代地方行政文书的形态——以里耶秦简为中心
目前公布的里耶秦简中完整的作徒簿有9-2289、10-1170、8-1069+8-1434+8-1520、9-18和9-2341五枚,这五枚简的长度都在46厘米左右,即所谓的二尺简。这五枚简中既有日作徒簿还有月作徒簿冣,其中10-1170、9-18和9-2341都没有发送公文,其呈送时需要附以单独书写发送公文的木牍。可见,登记作徒簿簿籍内容的...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重磅发布!
再次,这批秦简牍中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简册形式:竹简卷四包含300多枚简,其中绝大多数竹简正、背两面均书写文字,抄有十篇内容迥异的文献,各篇书体不同;竹简卷六《祠祝之道》则与一枚长度、宽度都迥异的竹牍合编(www.e993.com)2024年11月21日。这两种现象在战国秦汉出土简册中十分罕见,丰富了我们对古人知识体系和知识记录、传播方式的认识。
圆周率、指南车,祖冲之所在的南北朝比赛中推进计量科学
所以,它也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实物见证。在科学上,商鞅方升首次实现了“以度数审其容”,明确规定一升等于16.2立方寸,使得容积单位第一次与长度单位结合了起来,开辟了用长度单位设计容量的康庄大道。在政治上,商鞅方升是我国以国家力量推动度量衡制度的起始。
我国计量史: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
最初,它仅涉及质量和长度单位。在1921年的第6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对其进行了修订,其任务扩展到所有物理量的测量。在1960年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它建立的单位系统被定为“国际单位制”(SI)。米制公约组织的宗旨是为了保证在国际范围内计量单位和物理量测量的统一,建立并保存国际原器进行各国基准的比对和技术协调,...
世界计量日丨聊一聊中国计量史上的那些事
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了40字的统一度量衡诏书,制作了大量的度量衡器具,分发到全国作为计量标准使用。两汉时期:两汉时期的度量衡制度沿袭秦制,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标准的建立、单位制的确定,还是在器具的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三国时期此阶段的度量衡仍为汉制,但也有一些...
盘点:旧度量衡具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度是计量长度的用具。旧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分、寸、尺、弓、丈、引等,其中用得最多的度具是尺。各个朝代的度具长度标准都有出入。秦代统一度量衡时,度具定为1引10丈,1丈10尺,1弓5尺,1尺10寸,1寸10分,但当时的尺只相当于现代公制米尺的27.7厘米,明显小于现代的尺寸。三国时期以后,引已不用。明代以后,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