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机制”:中国新型政治制度的独特安排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也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表明新中国既不实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院制”和“三权分立”,也不实行苏联无...
中文_中国网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指出,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坚守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
明朝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又对明朝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成祖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明成祖即位之后,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皇帝耗费在政务上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在不违背太祖皇帝不许再立丞相遗志的前提下,明成祖朱棣直接提拔杨士奇等七人入职内阁,参与政务,内阁制度正式形成。虽然有内阁之名,但此时的内阁学士仍然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并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六部也无需向...
朝鲜驻华使馆向本网独家发布朝鲜人权报告
朝鲜人民高举自主的旗帜、自力更生的旗帜,胜利进行解放后恢复建设、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战后恢复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在1958年8月建立了东方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朝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大力开展思想、技术和文化的三大革命,加强了政治基础,在14年的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事业,奠定了社会主义自立民族经济的牢...
刘文鹏:论清代历史地位
清朝在中央权力机构设置上,一方面仿效明制,建立内阁、六部,承担一部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执行;另一方面保留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重要军政事务的决策,从清初到雍正八年(1730年),两套系统并行不悖。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设内阁大学士掌票拟之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明确赋予内阁作为中枢机构的制度化地位。但与此同时...
东瀛志: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是如何建设“现代化”大学的?
一言概之,日本国立大学创建的实质,就是以传统社会文化为根基,以欧美大学制度为模型的“西日融合”(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东京大学外景具体而言,在近代日本的国立大学身上,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1)永远位于金字塔顶尖的“东大”1885年,日本正式确立了内阁制度。与此同时,原有的大学制度也发生了巨变。基于打造“最强大学”的目的,...
...到“司机、司仪、司令”?古今存在感都爆棚的“司”到底是什么?
由此可以认为,至少在西周时期是不存在后世通常所谓的“三司”的。毕竟《周礼》作为详细记载西周各项国家制度的一手史料,其权威性相对后世诞生的史书更高。战国齐国铜鼻钮“司马敀鉩”鉨。来源/故宫博物院那么正式的“三司”制度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呢?不急,我们先来看看“三公”制度的建立。《尚书·周官》中说:...
宰相制度和行政权力的萌芽可追溯到家臣制度,汉朝后相权逐步缩小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已...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随着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确立,“荫袭”制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唐代一度把“门荫制度”正式写入条律,确立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荫袭官爵。《唐律》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子弟皆得荫补,并规定“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如非嫡长子荫袭,处二年徒刑;非子孙诈承官爵者,处徒刑三年。
细说中国古代伟大制度——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后,自三国时期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统治者开始采用分科取士的方式选拔官员。(编者注:关于科举制度究竟确立于什么时代,众多历史学者持不同态度,有的认为是汉代,有的认为是唐代等等,在此我们参考中学课本中的说法,认为科举制始创于隋代)这一制度的实行,打破了自古以来门阀世族垄断官僚群体的局面,庶族作为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