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教授:美国造不出光刻机,中国有机会吗?我国选择另开赛道
美国都造不出来的光刻机,中国能造出来吗?两年前,中科大教授朱士尧,曾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现状做出评价。按照朱士尧的说法:“中国如今面临的芯片封锁,是难以突破的。尤其是光刻机,自研难度几乎是原子弹的100倍。就算再给中国50年时间,也未必能拿下光刻机”。话说我国真的无法攻克光刻机难题吗?还是说这位教授...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2023年9月29日,陈正坤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25纳米芯片,“这标志着我国高端芯片技术已从成熟走向先进”,成为中国芯片行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证明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具备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国内外科技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结语陈正坤在被美国通缉后辩称自己无辜并积极进行反击最终得到应有的清白,而如...
【中国科学报】开创“寒武纪”
但那时,AlphaGo还没有击败李世石,英伟达还只是“游戏显卡”的代名词,没有人知道“AI+芯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而彼时国内市场上芯片“造不如买”,自主研发通用CPU芯片不受重视;AI给人的感觉是“遥遥无期”,更不受待见。因此,兄弟二人想要做的“聪明的芯片”,是“冷门中的冷门”。他们也没有“上帝视角”。
中国芯片销售额增长!美国7月154亿芯片出口额,只比中国多了2亿
现如今,中国不仅显著降低了芯片的进口依赖,而且每年还向国外大量出口芯片。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已从单纯的制造阶段转变为智能制造的新时代。2022年,我国芯片的生产速度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全年芯片产量达到3241.9亿颗。到2023年,芯片产量进一步增长至3514亿颗,同比提升6.9%。中芯国际已经成功研发并量产了14纳...
中国专利之殇:发明VCD却被国外联合绞杀,今芯片之战又故技重施
30年后,中国与外国的芯片大战,仍然持续推进。芯片缺失话语权的问题,依旧值得众人深思,思索解决之道……灵光乍现,白手起家上世纪80年代,由于技术限制,人们只能通过镭射影碟储存视频。曾经风靡中国的拉卡OK,便是通过镭射影碟播放的。通常情况下,由于制作过程复杂,镭射影碟价格过高,一台影碟机接近万元,而一张碟片,同样...
叶甜春:中国不能抛弃全球化,国产“替代”不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钛媒体App获悉,9月11日上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技术总师、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半导体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叶甜春在2024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WORLD大会上发表演讲(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叶甜春表示,尽管现在面临“逆全球化”形势,但是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来讲,不能抛弃全球化,而是要“扭转逆全球化”,现在需要“再全球化...
我国研制出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引领智能无人系统新时代
我国清华大学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取得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枚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命名为“天眸芯”。这一突破性发明在5月30日荣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的封面文章,标志着我国在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研制出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
汪波:芯片如何改变世界,其未来发展又面临哪“三堵墙”?
而现在,我们的芯片只有几十纳米。那晶体管尺寸变小之后又带来怎样巨大的变化呢?在一颗芯片上可以塞进更多的晶体管,就像一页书上可以塞进更多文字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这张图的一个左下角,是1971年发明的第一颗CPU芯片,它上面只有2250个晶体管,它使用的尺寸是10微米,也就是一万纳米。
现场采访黄仁勋:20个灵魂问题,谈GPU定价和中国出口,怼AGI时间表
在媒体沟通会上,被问到对此事的看法时,黄仁勋回应说:“我真的不太了解,无法明智地作出评价……芯片的存在是用来实现软件的。我们的工作是促进下一个ChatGPT的发明。如果是Llama-7B,我会感到非常惊讶和震惊。”事情还没完,Groq创始人兼CEOJonathanRoss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并晒出跟黄仁勋的合照:“我之前见过黄...
王守武:为中国半导体奠基的“大王先生”
硅材料是制备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芯片最重要的材料。1957年,王守武亲手设计了我国第一台拉制半导体锗材料的单晶炉,并于11月领导拉制成功我国首根锗单晶。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林兰英,在当时提出研制硅单晶,并决定用拉锗单晶的炉子拉制硅单晶。硅的熔点为1420摄氏度,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但只有这么一台单晶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