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承梦想,外高桥造船向“破亿”迈进
建造“爱达·魔都号”时,外高桥采用的技术路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为2号船的建造积累了不少经验。据介绍,2号船比“爱达·魔都号”更大,船上的一些设备也更加环保。韦胜圣坦言,2号船的建造周期也更短,因此对团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船”递未来完工总量向“破亿”迈进除了闻名海内...
工人“逆袭”带教博士,外高桥造船电焊大师李勇“战无不胜”
56岁的李勇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搭载部埋弧焊接班三班班长,也是大家口中的“李大师”。他技校毕业后当了一辈子工人,目前只有大专学历,但这不影响他学习、考证、攻关几乎“战无不胜”,把劳模工匠、技师工程师等工人能拿到的荣誉几乎拿了个遍,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收入不比船企管理人员低。手持一把焊枪...
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三艘“巨轮”新年“开门红”
与这两家船企隔江相望的外高桥造船厂内,大型邮轮2号船正紧锣密鼓建造中,计划今年4月下坞总装。此外,两座巨大船坞内还有3艘整船和3艘半船在建,生产空间塞得满满当当。江南造船制造二部工人制作工装。本报记者孟雨涵摄焊接船体加强筋。本报记者孟雨涵摄火工对船身零部件进行水火弯板施工。本报记者...
新时代上海产业菁英|吴晓源带领外高桥造船团队破解管理和技术瓶颈...
新时代上海产业菁英|吴晓源带领外高桥造船团队破解管理和技术瓶颈,成功打造“海上超级城市”随着“爱达·魔都号”在本月成功完成首航,中国人终于圆了自己的邮轮梦。回顾首艘国产大邮轮从蓝图驶向蓝海,可以说,内装方面的攻坚突破,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带领团队达成这一使命的,就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外高桥造船:中国造,世界行
5月26日下午,记者在来到外高桥造船厂。30度的高温天下,工人们正一刻不停地建造着第二艘国产大邮轮船体机舱部分。相较第一艘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这第二艘国产邮轮H1509的“尺码”更大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型宽37.2米,最高航速可达22.7节。同时,H1509设备更先进,新增了2套脱硫系统和5套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国产大型邮轮项目背后有“一把焊枪”
2001年,看到外高桥船厂的招聘信息时,李勇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之前考取的“国际焊接技师证书”“电焊高级技师”成为他的敲门砖。告别工作了19年的老厂,李勇带着家人和一大箱子电焊技术书籍,来到上海重新开始。虽说都是做电焊,从高压容器到船舶还是跨界了。彼时,船厂还没有正式开工,处于培训阶段,李勇争分夺秒地...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中国造船扬帆四海
外高桥造船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内船企在建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复杂度提高,订单量加大,工厂车间的生产节奏也变快,因此,对信息化、数字化应用的需求更广、更迫切。去年,外高桥造船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基于自主创新的数智化造船平台,外高桥造船的设计、采购、物流等环节都全面实现线上化,产业链上下游逐...
十年磨一剑,我国第一艘大型邮轮这样建成
“爱达·魔都”号有2800多个房间,还配置了餐厅、剧院、水上乐园等公共区域。邮轮内装需要大量工人和不同的技术工种协同作业,对内装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需求,即使在全国招纳也满足不了。因此造船时,外高桥造船厂可以看到众多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建设者。参与“爱达·魔都”号建设的各国工作人员(吴哲明摄)...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领跑全球
今年,中国造船业将向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很快就会有一批“机器人”和传统产业工人同步上岗,协同工作。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张伟:2024年我们进一步把周期压缩,码头建造周期我们进一步压缩到2.5个月,确保我们手中的订单能够快速高质量地交付,这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组“硬核”数据振奋人心 中国高质量发展稳中向好、扎实推进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承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2023年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首次实现所有指标均两位数增长;三大指标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是50.2%、66.6%和55.0%,首次全部超过50%。其中,高技术、高价值船型新接订单量创2008年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