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声音世界
陶渊明非常享受与亲友们的闲谈和欢笑:“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所谈的内容或为玄言妙理:“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或为耕种之事:“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在这些人声中,最为可爱的又莫过于孩子的牙牙学语声:“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10首经典咏露诗词,字字如珠,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身为田园诗派的创世之宗,陶渊明身在乱世,心在桃源,安贫乐道,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的诗歌里,多用朴实平常之语,勾勒出一幅清丽淡雅的田野风光图,使人如同沉浸在富有禅理的旋律之中,本诗亦是如此。尽管他的种植技术并不过关,杂草茂盛而豆苗稀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好心情。在他看来,草叶上的露珠沾湿了衣裳,...
陶渊明的小园境界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也用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譬喻,来言自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离开了“心为行役”的樊笼世界,他要归栖的也并不是某个不必再劳作的乐园,而是可以让自己在时间之中得到生命真实的存在感的居所——那个“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平常小园...
媒体聚焦 | 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在崇信和美乡村就能实现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崇信县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民参与、系统治理、全域提升,实现人居环境由乱到治到精转变,着力打造了“形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乡村。原标题:《媒体聚焦|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在崇信和美乡村就能实现》...
不一样的笔法,不一样的陶渊明
陶渊明归隐之初,创作了《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四字应该读作“归/园田/居”,“居”是动词、是对“归”的补充,而不能读作“归/园田居”,“居”不是名词。《归去来》在提及、论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田园诗作时,数次提到他的“园田居”宅院,这就是“误读”了。这些小的瑕疵可能只是因为本书是由单篇...
文史丨不鸡娃不放任!大诗人陶渊明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他认为,对孩子们来说,以自己的双手踏实劳作、是锻炼心志的好机会:“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移居》)”明人谭元春赞陶渊明“真实本分”,不同于那些只知玩弄文字而从未切实从事生产、“故作清态”的读书人。清代石涛所画《陶渊明诗意图册之<归园田居·其三>图(局部)》。《归园田居·其三》一诗记叙了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
后人接受或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是接受其乐境。乐境的田园诗作主要出现在诗人早期及隐居之初,包括行役中的田园萦想,四言诗《时运》中的郊野田园欣赏,仕途中间尝试躬耕而写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等。陶渊明田园乐境的高潮,表现在《归去来兮辞》及《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的家风传承
陶渊明是魏晋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崇尚自然。陶渊明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矫厉”即矫揉造作,是自然的反面;又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自然是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生活,不抵触名教,...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田园风骨的傲骨逸士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长久困顿尘世之后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如同飞鸟挣脱束缚,重返蓝天绿野,他从繁杂的世俗枷锁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纯净质朴的田园生活,字句间洋溢着对大自然无比向往与深切拥抱的人生理想。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名不恋,利都忘。心闲日自长。30句名利哲理诗词:句句在警醒世人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人生恍如梦幻泡影,我们的声音最终会消失,我们留在这个世上的足迹也最终会被岁月抹去,就连我们惜之又惜的躯体,也终要尘归于土,一切终将归于虚空,珍惜当下吧。04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唐·韩愈《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