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专栏丨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许多民俗学者认为民俗学是关于“人”的学问,也有学者认为民俗学是关于“生活世界”的学问。这样的认识当然是对的,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哪门学科是“非人”的学问,也没有哪门学科是“非生活世界”的学问。只不过有些学科侧重通过文本来间接地研究人和生活,比如历史和文学;有些学科侧重通过田野来直接地研究人和生活,比如...
罗素: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孙中山称他为最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虽然宗教信仰在中国并非如此广泛,但不意味着中国人没有信仰,只是把注意力从宗教转为了更深刻的自我修行,从对神的崇拜转变为关注人的本身。在无神论者罗素看来,这反而是更科学、更高级的文明。民风未开的野蛮中国人?罗素在中国待了九个月,对身边的中国人印象极好,在后来的访谈中甚至说道“在那片土地,我找到了...
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
刘梦溪:“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马一浮先生说得好,“六经”的义理是和每个人的心性相通的,通过学习、涵咏,就是施以“六艺之教”,使“六艺之道”和每个人的心性、经验、体悟联系起来,化作每个人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使每一个人变成一个理性自觉的人。使受教育者既成为一个现代人,同时又是“六艺之人”,应该...
「探古河北 赵都风华」赵国的灯为啥长这样?大有学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鸟”是赵国王室的图腾,春秋战国时秦、赵二者共同的祖先大业之孙少廉的后代,自称“鸟俗氏”,赵氏是少廉的直接传人。传说少昊氏族也为“嬴”姓。《左传·昭公十七年》中写道,少昊氏族中的一支郯子曾说自己的祖先用鸟的名字来为官员的职位命名,可见对鸟的崇拜。少昊氏族以鸟为图腾,秦...
中国最聪明的那一群人,为什么没有去当科学家?
现代中国人,一提到“科技”这个词,往往是极其崇拜的。地方政府搞招商引资,一定要看这个项目有没有科技含量来决定它拿到的政策好坏;企业要上市,要评估它的科技属性高低来决定它有没有资格上市;我们的官方文件经常出现“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词汇……...
吕锡琛:老子受西方人欢迎 道学西用是一种文明互鉴
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同时也要学习西方的文明与科技,需要掌握理性思维和分析方法,需要加强逻辑训练;同时,我们也吸收道学的直觉思维、整体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崇拜西方的思维方式,妄自菲薄(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东西互补,文化互鉴,才能拥有更为完善的思考能力,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
重读国木田独步:明治知识人的内心苦斗
受过中等教育的主人公阿安因为偶然的犯罪事件沦落为一名矿工,他对同样出身不错却也沦为矿工的青年“我”说道:“若是日本人的话,还是从事一些能为日本做贡献的职业比较好吧。有学问的人做了矿工是日本的损失。所以你还是趁早回去吧。从东京来的话就回东京去。然后做些正当的——适合你的——对日本没有损失的事...
能得到诺贝尔奖的人一览,中国人华人有11位
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如果没有找到足够重要的工作成果,这笔奖金将被保留到下一年。如果即便如此,仍不能授予该奖项,则应将其金额添加到基金会的资金中。”我非常崇拜有学问的人,知识改变一切,改变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祈祷][笑][玫瑰][玫瑰][玫瑰][赞]...
王彬彬:在学术研究中,比失范更可怕的,永远是平庸
今天中国学术界那些极力强调“学术规范”的人,他们心目中的“学术规范”,基本上是西方现代学术的规范。但即使是这些人自己,也并没有严格按西方学术的规范做学问。他们充其量只是对西方规范的有限度的移植。他们那些自以为很合规范的著作,如若严格按照西方的“学术规范”来衡量,恐怕也不够规范。
柴念东:《启功口述历史》有关柴德赓若干评述的商榷
本世纪40年代在辅仁大学有四位青年教师才华横溢,学问精湛,他们是柴德赓、余逊、周祖谟、启功四位先生。当时的校长是历史学家陈垣先生。陈先生家中的三大间南房为书房兼客厅,而四位先生常常一同造访陈府,向陈先生问学,于是乎时人称之为“南书房行走”,有“四翰林”之美称。这源于清廷掌故,清宫之内有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