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印记》——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吴勇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坚持习画,常常迷恋在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中难以自拔,回顾他的艺术师承脉络包括范宽、八大、石涛、黄宾虹、张大千、陈子庄、黄秋园、刘知白、石鲁等大师。通过长期的精进学习一度迷失在艺术大师的笔墨情怀中找不到自我,在数十年的不断的探索觉醒中,吴勇的笔墨逐渐形成了绵里藏针、浑厚华滋的现代水墨山...
视频| 如何做新时代的好记者?重庆新闻人这样说
华龙网记者石涛摄“新时代·好记者”巡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巡讲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闻队伍建设,11月6日,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记协组织开展的“新时代·好记者”巡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巡讲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面对数智时代传媒业的激烈竞争,地方媒体如何...
“时代与记忆——蔡超艺术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期至11月22日
正如清代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箴言,其作品永远对时代富有饱满的人文情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向画展致以衷心的祝贺。夏潮表示,同蔡超先生认识长达30年的岁月当中,最打动我的,是他用平凡而弱小的身躯,奔走在广袤土地之中,用画笔竖起了一面面引领美术艺术发展的旗帜。中国...
石涛山水画:以笔墨随时代,绘就深邃意境
石涛(1642年-1708年),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等。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明亡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为清初山水画大家。石涛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多样,出奇制胜。他...
大家访谈|海派艺术名家汪家芳:为人民城市创作时代“大画”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是汪家芳颇为赞同的一句话。他深知那不是口号,而需要技法、思想等维度作为支撑。汪家芳专事中国画,任水墨在宣纸上渗透,水、墨和纸之间产生一种奇妙的接触,形成无穷的变化。这是水墨画的韵味,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他所探索的,是如何用中国画独特的视觉形式为...
笔墨当随时代,这八名巴蜀书法家正在“翻飞水墨”
在魏学峰看来,虽然有“翻飞”但也仍没有脱离传统,反而证明了中国书法无限发展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艺术家灵魂的纯洁,体现了清代大画家石涛的所言:“笔墨当随时代(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这是八位艺术家的可贵之处。魏学峰进而随手举了一幅张景岳创作的书法作品为例,他介绍道,传统作品或是横着书写,或是竖着书写,张景岳...
李世南:如果石涛、八大活到现在的话,看到我们的画,也会吓一跳的。
我想,如果石涛、八大活到现在的话,看到我们的画,也会吓一跳的。我们和石涛、八大不可比,反过来,石涛、八大和今人也不可比。所以,我们要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峰,要有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看古人的画作一定要反思,因为后人看我们,就像是我们看古人。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现在是21世纪了,那么后人看就会问:21世纪有...
学者共论“石涛与扬州”:书画之外,石涛何以是叠石名手
作为明末清初的绘画大家、“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1642-1707年)在中国书画史与美学史上影响巨大,齐白石曾称其“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石涛晚年居于扬州,其成熟时期的重要书画作品大多是在扬州创作完成,他在扬州同时留下了一些造园叠石的遗构——如地处何园的片石山房。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
在吴为山看来,新时代艺术家的创作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深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二是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吴为山目前正在创作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雕像,他认为,石涛的“一画论”,是在绘画中传承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石涛还提出“笔墨当随时代”。“记录这样的代表人物,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朱良志:从石涛到八大,研究禅宗和绘画的关系!
朱良志:我一开始做八大、石涛的时候,还是比较侧重想讲哲学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但后来我已经放下这个企图了,重点在讲一幅好的作品到底要传递什么。我研究艺术作品研究艺术家,有一个潜在的倾向,第一不能跟我无关,第二个不能跟现代人无关。我是做艺术哲学的,我做艺术研究首先要能够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喜欢什么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