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成文化艺术采风团走进华夏东极抚远
在赫哲族民俗展示馆,采风团成员被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所吸引,赫哲族艺人的精彩表演让大家对赫哲族传统的表演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抚远印象馆,现代化与文艺感满满的馆内设施让采风团成员从整体上对抚远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东极小城的独特文化深深的植入他们心中。在尤军工作室,各种赫哲族传统民族乐器和民族舞蹈吸引大家竞相...
全国人大代表刘蕾:为了赫哲族“伊玛堪”永续传唱
刘蕾身着民族服装,边展示从家乡带来的鱼皮头饰、钱包和挂饰等赫哲族传统工艺品,边介绍赫哲族文化:“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伊玛堪’,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胡力’‘嫁令阔小调’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赫哲族传统文化和语言面临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赫哲族语言非常难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的...
龙年露一手 冰城艺人亮宝 | 赫哲鱼皮文化,迎来欢喜龙年
龙年露一手冰城艺人亮宝|赫哲鱼皮文化,迎来欢喜龙年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纷纷来到哈尔滨演绎民族大团结,北方渔猎民族赫哲族也带着他们的鱼皮文化“上岸”,亮相中央大街,助燃冰城旅游。今天就让我们用一件手工作品,走进赫哲鱼皮文化,走进欢喜龙年。制作步骤:第一步:剪裁,先剪出龙的轮廓,...
赫哲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卢艳华——守住历史根脉,让现实开出花来
从2013年起,10年间,卢艳华主动学习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的曲艺类说唱艺术),主动投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因赫哲族语言发音较难,卢艳华在接到任务后,花两个月的时间将上万字的《希特莫日根》全文背诵下来,并花3年的时间,整理、编辑、翻译8万余字的《赫哲族神话传说》。不仅如此,卢艳华在继承传统文化...
伊玛堪:赫哲文化的生命传唱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除了举办同江非遗文化节,编写伊玛堪剧《英雄的赫哲》等十多部呈现非遗元素的文艺作品外,还运用新媒体直播运营平台,开设非遗《面对面》《赫哲语微课堂》等栏目,邀请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专家学者等人士,以访谈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精彩讲解,为群众提供赫哲族语基本的...
文化中国行 | 伊玛堪:赫哲文化的生命传唱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除了举办同江非遗文化节,编写伊玛堪剧《英雄的赫哲》等十多部呈现非遗元素的文艺作品外,还运用新媒体直播运营平台,开设非遗《面对面》《赫哲语微课堂》等栏目,邀请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专家学者等人士,以访谈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精彩讲解,为群众提供赫哲族语基本的...
赫哲族伊玛堪参加“说唱中国——民间艺人口中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史...
伊玛堪是赫哲族世代相传的,反映民风民俗、记录赫哲族历史变迁的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用赫哲语说唱的英雄莫日根的故事,是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象征。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黑龙江卷·伊玛堪》已...
乌苏里江畔唱新歌
心灵手巧的赫哲族人现在还把鱼皮制作成了画。赫哲族艺人们以鲫鱼或大马哈鱼皮为“画纸”,独具匠心地采取粘贴或镂刻等艺术形式,绘制凸显渔猎文化特色、赞美新生活的手工艺品,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抚远市黑瞎子岛探秘野熊园里的黑熊。光明日报记者闫汇芳摄...
“赫哲匠人”孙玉林:用鱼皮剪出新生活
鱼皮画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品,通过对鱼皮的粘贴和镂刻,以独特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记忆中的“赫哲生活”。“小的时候都是拿鱼皮剪着玩,谁能想到能当成旅游纪念品卖钱啊”。1960年出生的孙玉林早年以捕鱼为生,2000年拜其叔叔——赫哲族艺人孙有才为师开始学做鱼皮画。
美民·技艺 | 在鱼皮鱼骨上纵横才思——赫哲族鱼皮鱼骨画
自20世纪80年代起,赫哲族艺人孙有财以天然珍贵鱼种的整根或部分骨架为基础,加工制作成各种鱼骨画,诸如形状各异的兵器、各种小动物以及取材于历史传说中的“阔力”“神斧”“莫昆达出世”等形象。1994年,孙有财的鱼骨画获“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银奖。次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中华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