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载人航天领域党员代表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与中外记者见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柏林厚:大家好,我叫柏林厚。来自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我和王珂总都是80后的航天人,我是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我是空间站系统的副总设计师。我经历比较有意思,我的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研究生是就...
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梁思礼诞辰百年,女儿梁旋发文怀念
公开资料显示,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广东新会人,梁思礼是梁启超先生的幼子,是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曾领导、参与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为向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导弹试...
当普通人有希望到访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六号乘组成员桂海潮是一名教授、博导,并非职业航天员,他成功进入空间站就曾引发轰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当普通人有进入太空的机会,就会吸引大量对太空探索心怀梦想的人群为之奋斗,为科学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这或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干者。从更长远的太空发展规划看,我国还将持续推进载人探月工程等多项...
中国航天日丨“英雄航天员”桂海潮在天宫的154天干了什么?
桂海潮是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去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他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5个月,于2023年10月31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图源:保山新闻网作为载荷专家桂海潮代表中国探索更多科学奥秘延申我国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历时5个月的“...
载人航天精神:逐梦太空的不竭动力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逐梦、圆梦的结果。没有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没有我们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英明决策,没有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力奋进的韧劲,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要创造奇迹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
深度长文:为什么50多年过去了,人类再也没有登陆月球?
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发展的进程来看,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向来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绝不会冒险,更不会说大话(www.e993.com)2024年10月29日。所以,既然航天领域权威部门多次强调了登月时间,想必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那么,有人可能有疑问:刚才你说了,载人登月并不划算,为何我国还要开展载人登月工程呢?这...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广袤太空中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曾经有人统计,中国航天发射的前一百颗卫星,有三分之一是在他的领导下发射的。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相伴相随。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他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
54年前的今天,中国声音响彻寰宇!
“中国航天日”视频:AI眼中的中国|首支AI中文歌,致敬航天人!来源:中国新闻网PART.01中国航天事业,起步有多难?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朝鲜战争的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新生的共和国经济被封锁、物资遭禁运还遭受核讹诈迫切需要增强国防力量...
中国研制全球最大重型火箭!推力达5873吨,或2030年首飞实现登月
长征九号的问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航天发展起步较晚,但我们取得的进步却是令人瞩目的。长征九号火箭的研制成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也证明了我们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这款火箭的巨大推力和强大运载能力,将为我国未来的航天任务提供有力支持。长征九号的液氧煤油发动机YF-...
...星星穿越的时间——内蒙古参与见证中国航天事业七十五年发展奇迹
在内蒙古,蒙草集团创新育种研究院的草种有一些是搭载过航天器的航天草种。据相关人员介绍,搭载飞船回来的偃麦草,抗旱和抗寒性很好,而且分蘖比较多,意味着产草量会比较高。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目前已经形成滚动备份“一年两艘”常态化发射模式,中国空间站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