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公众与考古之间的一叶小舟|记者手记
记者刘可欣在霸陵(江村大墓)考古现场通常,我将一位考古队长的采访分为4个部分。一篇稿件讲述考古队长个人的故事,他们因何走上考古这条路,又是如何成为一位考古队长;另一篇稿件则阐释考古队长对遗址的认识,解读遗址发掘的经过,此外再配合剪辑多个视频产品、精品海报,以便适应新媒体端的传播。在报道“考古队长”系...
三星堆的青铜容器与长江中游存在深刻交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
从微观角度“侦探式”解读 许杰:三星堆的青铜容器与长江中游存在...
玉璋上所刻的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许杰认为,这描绘的就是三星堆人祭祀的场景。“两排人都戴着两种不同的‘帽子’。上面站着的一排人带着铜铃形耳环,与耳朵呈90度。而下排跪着的人则带着双环形的耳环,呈45度。”无独有偶,在一号坑出土金杖的纹饰中,人像也带耳环。与玉璋中的纹饰不同的是,金杖人像的耳环...
考古君亲签新书!《江口沉银考古手记》等你领取丨名人大讲堂·福利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四川有一个宝藏传说。“石龙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下成都府。”这个宝藏传说,是真的有大批的金银宝藏,引得许多人争相猜测,历史上也曾有过打捞的先例。2016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正式开始考古发掘的工作,考古领队正是如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陆地发掘早已常见,中国也有...
对话唐际根:带着殷墟的印记继续前行|考古队长·特别策划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图据受访者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在殷墟工作了近30年。在殷墟工作的时候,他引入了锶同位素研究、DNA研究、区域考古研究等等。而他也带着殷墟留在他身上的印记,继续行走于考古这条大道之上。
唐际根:殷墟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改变|考古队长·特别策划⑦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1928年10月13日,殷墟(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员董作宾的主持下,“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拥抱了来自西方的田野考古学”,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考古工作。随后,著名的“后岗三叠层”被发现,证实了中国历史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的一脉相承。这里被称为“考古学家的摇篮”,著名的考古学家如李济...
那些长情于儿童电影的人
而从1995年至今,同样保持不变的,还有鞠萍配音的围裙妈妈。配了29年,她说她从来没有腻过,甚至她的央视频号也不叫鞠萍,而是叫“围裙妈妈的家”,分享给孩子们和年轻人一些生活实用技能。从《七巧板》、《大风车》的主持人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围裙妈妈”,鞠萍温暖过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刘可欣也在和kk...
【中华文明】天回医简,为何让“淡人”不淡定了?
为何让“淡人”不淡定了?闫雯雯刘可欣周琴出土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930支简,超过2万字,结集成8部经典医学著作,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医学体系。其中,饱含着中国古代医学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也印证了传说中扁鹊的真实存在。
让同学们走进考古现场 “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小小考古人”考古研学...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月8日,成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成都考古中心举行。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长唐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等,一起发布了“成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活动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草堂小学、成都...
四川汉墓找到扁鹊医书,为何让“淡人”不淡定了?丨文化观察
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刘可欣周琴5月5日晚,CCTV-1播出《简牍探中华》,聚焦天回医简,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多种方式,重现天回医简里的故事场景,带领观众一起探寻中华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医者“极微极精,以观死生”的审慎态度和仁爱之心。“天回”是成都市金牛区的一个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