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
可是再理想的人都是要吃饭生活的,所以第三次和第四次入仕的陶渊明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分别任命参军和幕僚。可是和第二次出仕辞官的理由一样,官场的黑暗勾心斗角让陶渊明厌烦不已,所以这两次入仕的结果也是辞官归隐。而他最后一次出仕,应该也是基于生活的压力,这一次由他的祖父出面推荐,他出任了彭泽县县令。而这一...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但是和其他朝代一样,清代也继承了“承荫之法”:对达到一定品级的职官和世爵人员,以及因为尽忠清室而死难的官员,颁布荫叙之制,分为恩荫、难荫、特荫三种。恩荫即皇帝推恩,令官员荫子入仕。恩荫始于顺治十八年(1661),“恩诏满、汉官员,文官在京四品,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各送一子入监”。而...
入仕出仕辞官,最终归田隐居,陶渊明心态是怎么变化的
陶渊明29岁时因“亲老家贫”,同时怀着“济苍生,安天下”的远大理想,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是41岁时出任彭泽令。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中,陶渊明切身体会到仕途的艰辛,官场的狡诈,同僚的勾心斗角,以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正如《饮酒》(其四)中写道:“栖栖失群鸟,日...
公孙弘年过古稀方入仕,在任时糅合儒家和法家,深刻影响中国历史
公孙弘以刑名出身治《公羊春秋》,试图糅合儒学和法术,以儒学为法术提供法理上的依据,同时也以儒学中的礼义等内容中和法术的酷厉以调和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他的所学本来就是一种偏实践的适应更集权化的帝制的“儒术”。同样是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更偏向于理论化,他为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最终选择提供了理论方面...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陶渊明想到自己虽然先后四次出仕,政治理想却依然无法施展。他认识到正直的人不仅受谤,而且随时有坠入“密网”而丧失性命的可能,感到世道与己颇不相容,昔日的凌云壮志很难实现了。随着刘敬宣的解职,陶渊明也回到了故乡。这一次入仕本是带着最大希望的,是他一生中五次入仕的最高峰,也是他仕与隐的分水岭。从这...
文人出仕有多难?君王求贤有多难?趋于成熟的明代科举有利亦有弊
说到人才选拔,必然提到科举,正如当今高考一般,而明代统治者重视科举也正是渴望贤才涌现的表现,当然,一系列的科举改良措施的确给更多的人才创造了出仕入仕的机会(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不过,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这一段史实认识的趋于理性,看似“铁板一块”的明代科举制度同样暴露出了不可忽视的弱点与缺陷。
张研: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刘铭传的“入仕”
19世纪乱世之中,刘铭传辈的“入仕”,是晚清基层社会统治重新整合的信号和标志。这一过程大致如下:1原有的统治秩序崩溃了,上层政权没有力量保护和控制基层社会。2一些族姓衰落,一些族姓兴起;基层社会精英集团的成分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内某些地区原来上层政权以儒家治理模式宏观统治基层社会的连线被切断,出现了基层社会...
入仕与归隐:古代隐士产生之内因与外因
比如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实在是无法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后,只好一生隐居,屡次以死拒绝出仕于清朝。这样的人还有傅山、黄宗羲、王夫之等等。在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外的,还有一种隐士,他们也追求入仕,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入朝为官,最后只好做起了隐士,比如“半官半隐”的王维,孟浩然,还有因卷...
中国“官本位” 意识是怎么形成的?
在士大夫社会里,尚未入仕的知识人称为“士”,并已成为“四民之首”,尽管尚属齐民,然因冠服与百姓有异,同样可以受到公卿、里巷父老的尊重。那些已有秀才科名的士子,他们的容止、言语更是成为闾阎父老、阛阓小民的榜样。至于已经出仕的官员,则更是成为“万夫之望”。在士大夫社会里,社会等级秩序相当明显。在古代...
生活在元初的宋朝遗民,是什么状态?他们有想过反元复宋吗?
元代士人,尤其是江南士人,在出仕问题上面临两大困难:第一,元朝用人取才最重家世,即当时所谓“根脚”。此一“根脚”取才制,与唐宋以来中原取士以科举为主要管道的制度可说南辕北辙,大不相同。元朝中期以前,一直未恢复科举制度,汉族士人遂丧失此一主要的入仕管道。第二,元朝为巩固其统治,实行民族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