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 喻立平: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论语》中孔子在很多场合表达过这个意思,最直白的是《论语·子罕》篇中所记载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后世儒家进一步阐发,如《大学》的诚意、正心,《中庸》的“至诚无息”,以至宋明理学的“存天理”、心学的“致良知”等,虽然切入点不一,但强调自我超越是相同的。在儒家看来,只有回归“仁”的...
宋金明清都“以儒治国”,为什么元朝不推崇儒家那套呢
在官员选拔上,虽然也设有科举考试以选拔儒生入仕,但科举制度并非元朝选官的主要途径,更多时候,元朝统治者更倾向于从本民族或归附的各民族中选拔忠诚且有能力的人才担任要职。而且在祭天这种活动中,皇上更是连个面都不露。更加在一种程度上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家礼制的轻视,儒家思想强调的君臣之道、礼仪之邦在元朝都...
儒家思想之误解与澄清:儒家入世、史官、卸史精神塑造士大夫精神
相反,儒家历来强调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价值观。该网友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例,提到了孔子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以及“明哲保身”,但是“明哲保身”并非儒家所倡导。这一说法出自《诗经》,与儒家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精神相去甚远。孔子所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也并非指在国家危难之际...
观剧导赏 | 原创话剧《国子监风波》背后的历史信息
这一场君主、官员与学生的三方博弈背后,是他们各自思想世界中的“为圣之道”。笃信圣道的儒家学者,素来以积极用世、勇于任事的精神生存于世。但在传统君主体制下,他们并不能够独立地用世行道,实现其“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抱负,必然要与现实的王权政治发生有机的内在关联。《宿小孤山》——[明...
朱元璋为他点赞,刘伯温写诗称颂,这位西夏人何以能与包拯并称...
余阙的散文充分而鲜明地体现出经世致用、积极进取的儒家情怀,传达着他对社稷民生的关注,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余阙考进士时的答卷《元统癸酉廷对策》是其儒家治国理念的一次集中反映。文章历数往代统治者保天下之成败教训,告诫当今统治者得天下以后,应施仁政以保天下,最后以“爱民者,必有天报”的思想,引导执政者...
看中原儒学如何深刻影响这一粟特家族的命运
何氏家族是入华粟特人与儒学深度融合的一个典范,展现了外来族群的后裔如何主动学习并吸收中原文化,并努力融入当地社会(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他们超越了最初依靠技艺或商品贸易积累财富后返回故土的模式,而是在儒学的熏陶下,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启迪。时光流转,这些粟特人后裔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
文史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举孝入仕从汉武帝开始,“孝”成为选官的重要科目。一个人要得到乡举里选,进身仕途,必须有孝行。举孝入仕无疑会以提高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汉代用奖赏孝事老人者的办法,来激励民众尽心尽力去行孝,另外,汉代也极力宣传和推广《孝经》,社会上官学和私学开展孝道教育,此种方式,比直接给予老者的诸多优待,更能...
三国时代的儒学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曹操的这句话,并没有否定遵古的重要性,只是说天下还没有统一,来不及着手文治,其实哪怕有暂时的安定,他也懂得儒学对政权稳定的重要性。比如建安八年(203),他击败袁绍占领邺城后,自领冀州牧,北方局势稍为安定时,他就下了《修学令》,令中称:“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
传统民间规训与儒学的基层化传播
????传统社会以士绅为主体的地方精英阶层通过宣讲圣谕乡约、制定家法族规、编订嘉言懿行以使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积善行德等观念深入人心,深入基层。最终使得儒学这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影响和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为人处世、日常生活、所思所想。也正是因为儒学不仅是形而上更是形而下的日用儒学,融入我们...
“以孝治天下”的古代,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02汉代开始重视养老问题,实行一系列养老、敬老的优抚政策,确立儒家孝治思想正统地位。03除此之外,汉代确立“退休”制度,规定官吏因年老或病笃不能继续工作时,国家会供给生活费用。04同时,汉代建立高年授王权的制度,70岁以上的老人授以王杖,象征老人终身为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