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未来,打造自适应的科研生态——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管理之道...
见证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时刻LMB见证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分子生物学革命的辉煌时刻。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正是在衍生出LMB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首次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开端,奠定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机制的基础。约翰·肯德鲁和马克斯·佩鲁茨等科学家则利用X射线衍...
外星生物学?细菌RNA编码新的基因,突破中心法则认知
在人类解码遗传信息的历史上,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在1957年首次提出中心法则,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之间传递的顺序构建一个框架:DNA→RNA→蛋白质。根据这一法则,DNA可以自我复制,同时DNA作为基因模板,转录生成RNA,RNA再被翻译为蛋白质,这个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是单向的。在RNA病毒中,RNA作为模板进行自我复...
被质疑“不该拿物理学奖”的诺奖得主,一生经历却足够拍一部《奥本...
03然而,霍普菲尔德在1977年发现了神经科学研究项目(NRP),与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共同研究大脑计算和生物物理问题。04通过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合作,霍普菲尔德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他的研究领域的环境,并发表了多篇与生物学相关的论文。05他的研究为神经网络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已成为物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
复活恐龙的最大难点,在于它的完整DNA,天文学家认为月球上有
不论是电影还是现实,复活恐龙的核心无疑都是生物学,更准确的说是遗传学和克隆技术,其中遗传学的真正科学起源是19世纪的孟德尔对豌豆植物的研究,而克隆技术,旨在重现一个生物体内的基因组,可以追溯到1885年德国科学家汉斯·德里施的实验。不过克隆技术的真正突破是在发现DNA之后了,瑞士研究员弗里德里希·米歇尔于1869年...
杨焕明院士:这是一本由我国年轻一代科学家编撰的好书!
《基因组合成生物学》序这是一本由我国年轻一代科学家编撰的好书。我们年轻的作者们告诉我,这本书首先是给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的献礼——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的历史性发现,在业内被誉为生命科学史上的“第一场革命”;同时,这本书是对遗传信息流向规律——“中...
动物分类学的艺术
《分类的艺术:动物学家如何认识世界》书封在人类最初的绘画作品中,动物便拥有一席之地(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有两个主题在人类的早期岩画中频频出现:旷野里的动物和人类的手——后者灵巧而有力的拇指令其在一众生物中脱颖而出,别具优势。人们探索动物世界的热忱往往出于实用,比如判断猎物是否有毒或是否易于捕获,但另一个驱动力同样...
穿越迷雾,七个前沿“烧脑”概念带你从“新”理解科学
寻找生物过程中的量子效应,通常意味着要寻找诸如叠加态等典型的量子特征。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量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克拉丽斯·艾洛介绍,在体外细胞中,科学家已在微管蛋白质中观察到了叠加的迹象,“但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结果都只具有‘相关性’”。因为,没人能明确证明或反驳量子效应是否能在细胞内维持足够...
科普书单·新书|亲爱的野兽
本书作者米歇尔·奈豪斯(MichelleNijhuis)是生物学家、科学记者。《飞鸟奇缘:理查德·韦瑟利观鸟手绘与历险笔记》[澳]理查德·韦瑟利著,朱磊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9月版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将前往非洲感受驯鹰的魅力,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体验发现鸟类新种的艰辛和快乐,深入北美目睹墨西哥鸟类的...
走进实验室|生命科学的种子从这里萌芽——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研...
1953年,年仅25岁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首次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引发了生物学研究的重大革命。此模型的建立被广泛认为是当代分子生物学的肇始,并对药物生产、作物品种改良、疾病治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每年,冷泉港实验室都吸引了分子生物学大批菁英来此进行研究、切磋和讨论,...
DNA双螺旋之父:提出黑人是未进化人种,智力低下,这算不算歧视
因此在此之前沃森就并不受很多同僚的欢迎,比如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就表示:“他(沃森)总是发表各种轻蔑、不礼貌的言论,如果不是他的成就巨大,人们早已无法忍受他...”就连最好的搭档克里克也因为他的性格而闹翻。对于沃森的争议仍然有许多,就比如曾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巨大贡献,甚至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