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视觉功能五亿年前或已形成
视觉单元很小,可以说明“A.koninckii”三叶虫曾生活在明亮的浅水域,可能在白天较为活跃,因为直径较小的晶状体在明亮环境下的捕光效率较高。视觉单元之间存在色素细胞屏障,说明这个三叶虫曾拥有马赛克视觉,每个视觉单元贡献了整体画面的一小部分,类似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复眼。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复眼的结构和...
欧洲研发人造“复眼” 模拟果蝇般敏锐视觉
欧洲研发人造“复眼”模拟果蝇般敏锐视觉环球网综合报道果蝇的复眼由数万只单眼组成,它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计算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与人眼相比,复眼有利于昆虫作出更快速的判断和反应。据台湾“中央社”8月14日消息,瑞士、法国及德国科学家借鉴大自然,以果蝇的复眼为依托,研发出了微型人造复眼,未来可...
蜻和蜓怎么辨别?这种知识对您的自然观察有何帮助?
蜻蜓的复眼非常大,几乎占据了头部的整个表面,而蜻蜓的复眼虽然也很大,但相比之下要小一些。蜻蜓的眼睛通常是分开的,而蜻蜓的眼睛则更为接近。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些差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掌握这些辨别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自然环境中更好地观察和记录昆虫,还能增强我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解。例如,了解蜻蜓和蜻蜓的...
最新证据:昆虫界浪漫的“婚飞”,一亿年前就有了!
图1.白垩纪中期石蛾婚飞复原图(左笑然绘制)展现了在距今0.99亿年的白垩纪中期一个傍晚毛翅目昆虫(石蛾)正在婚飞的场景。围绕这一科学难题,首都师范大学昆虫演化教育部创新团队任东教授等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研究论文,检视了百余件缅甸白垩纪中期昆虫聚集的琥珀标本,建立五个新种,分别是:小石蛾科(1新属1新...
荐读|放大300倍看昆虫:它们有多神奇,就有多濒危(来互动)
纤毫毕现呈现昆虫的奇幻世界在这本书中,昆虫们的每个细节被完美地展现出来——从微毛、刻点、口器、翅脉,到复眼上的小眼、鳞片上的网纹...众所周知,正是这些精妙的身体构造,让昆虫种群在多次物种大灭绝中幸存下来;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不仅是功能性的,更美得令人震撼。随手挑...
【中国科学报】他们在昆虫的世界里追“光”
李学燕介绍,扁萤属是一类仅分布于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国家及东南亚国家的萤火虫(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它们雌雄二型,雄成虫有黑色的鞘翅,复眼很大,可持续发出较弱的绿色光;雌成虫无翅为幼虫状,全身乳白色,可持续发出较强的绿色光。扁萤是一类生活在城市及其周边、易被大众观察到的萤火虫,在云南昆明的公园和一些住宅小区内都能看到它们的...
立秋| E人还是I人?要看你认识几种“外星人”
??附:深圳昆虫的七大家族鞘翅目的昆虫约有40万种,是昆虫家族中最大的一目,鞘翅目昆虫通常被称为“甲虫”。深圳常见的鞘翅目昆虫有天牛、虎甲、金龟子、步甲、叶甲、瓢虫。鳞翅目是昆虫中的第二大家族,全世界已知约有18万种。鳞翅目昆虫最大的特征是翅膀和身体布满鳞片,有用来吸取花蜜的虹吸式口器。在深...
在“上海大花园”暗访“夜精灵”,是一种什么体验?
路过草丛上,眼尖的小朋友又发现了一只栖息在枝叶上的蜻蜓。据科普老师介绍,蜻蜓的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引得小朋友们惊奇不已。沿着自然观察线路,小朋友们还邂逅了蟾蜍、迷卡斗蟋、金龟子、螽斯等小动物,伴着科普老师的专业讲解,小朋友们边走边学,收获颇丰。
独角兽消失,各位都有责任
更何况“食肉动物=大多眼睛长在正前方”这件事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是“为什么动物们的嘴都是上下咬合”,其实生物界的口器千奇百怪——眼睛也是,你哺乳肉食动物似乎趋同的双眼,但同样食肉的昆虫却进化出了复眼,他们的数量更多,他们才是“大多”。
放大300倍的昆虫,竟然这么美!微距摄影大师镜头下的40个濒危物种
每一次拍摄,他都要把昆虫(在取景框中)划分成几十个部分,再把每一个部分视为拍摄主体:拍摄昆虫圆润光滑的眼睛时,使用柔和的散光源,拍摄毛茸茸的腿时,又采用另一种新的设定。为了解决高放大比例的照片景深过浅的问题,他创造了一套自己的摄影模式:把镜头放在摄影轨道上,每一次拍摄移动10微米(相当于人类头发1/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