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文明的交流》答辩题目及解析
在历史教学中,首先必须详细地把握和讲清基本史实,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材料,为正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再到史料中去的方法。史论结合必须做到史实讲述中寓有观点,观点分...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举办2024年迎新暨师生交流会
在师生寄语环节,叶坦老师代表全系师生把鲜花送到每位新生手中,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时光,弥补知识短板,培育“北大精神”,夯实学科基础。她从史实、史观、史法三个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弄清历史事实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要精准把握专有名词和概念,弥补历史知识短板,厘清历史脉络;史观源于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则来自...
韩建萍:翦伯赞的史料观|正史|史料学|法学家|历史学家_网易订阅
一、秉持史论结合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其实有一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注意到了史料与理论的问题,但当时的问题焦点在于到底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还是以唯心史观为指导;是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还是以虚构的史料为依据。翦伯赞没有把史料与理论看作互不相干的两个方面,而是想到了史论结合的问题,为此他不但旗帜鲜明地表...
邓凯:明代义理史学裂变试析——以《昭代典则》与《皇明大政纪》的...
在书写本朝历史时,雷礼尽可能地以相对简练的目文记载更多的史实,尤其注重名臣、硕辅的事迹行实与经国政事,使得记载断限止于正德朝的《大政纪》所载史实多达10509条,大大超过了动辄载录上千字反映纲常礼制的史事、记载断限止于隆庆朝但史实条数只有4609条的《典则》。同时,雷礼的史论以平实的史家眼光,从历史实际...
桑兵| 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
人类学对史学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而在这一时期的中国,这门学科的“出身”不好,又过于新颖,与中国的文化习惯有些不相凿枘,影响的范围和幅度有限。由唯物史观所带动起来的社会经济史以及农民战争研究,则越来越受到重视。三、回到历史现场...
宋月红:新中国史研究的基础、前沿与“三大体系”建设
一方面,新中国史研究广泛而深入发展,需要将新中国史史料的挖掘、整理、研究、编纂和运用,一体纳入史料学加以统筹和学理化,对现有史料进行研究分析,对遗存史料进行甄别,对史实进行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充实和完备史料,从而对史论结合进行史料学的学理支持(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另一方面,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需要对这些...
史实史论史观应兼学并重
前不久,某部介绍了他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先进经验,即学习史实、史论、史观一体推进、兼学并重。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党史是一门科学,重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要熟悉历史事实,还要掌握历史论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可以说,史实、史论和史观作为党史的三大要...
史论|李捷:深刻理解“树立大历史观”
史论|李捷:深刻理解“树立大历史观”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李捷树立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中共党史研究提出的要求。他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个要求同样...
诗词曲辨体的文艺融通与史论重构
我们应当根据诗词曲同源这一基本历史事实打通诗词曲之间的文体区隔,反思文本生成的历史,重视诗词曲的综合艺术特征,将它们视为歌诗的不同艺术形态与历史形态,辩证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并由此重新思考戏曲、小说等文体的发生与特征。借助歌辞、艺术的研究视角,可以在整体性和长时段视域中促进相关史论命题的重释和...
史料·史观·史学——漆侠先生与他的历史研究
在漆侠先生看来,不论是“以论带史”,还是“论从史出”或是“史论结合”都不能完全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中,“论”和“史”是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是有机的统一体。“古往今来的历史著作,不论它属于哪一种类型,亦不论它的成就高低,总是以一定的观点统率相应的材料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