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和胡适论在巴黎读书
1923年后,严济慈自费从上海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仅用一年时间,就同时考得巴黎大学3门主科微积分学、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学的文凭,于1925年夏获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31年后,又在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年,被选为法国物...
卜喜逢:《红学史上的第一次学术碰撞——蔡胡论争考论》
第五章“蔡胡论争”始末考论第一节胡适对蔡元培观点的批驳第二节蔡元培对胡适观点的批驳与对自我观点的辩护第三节顾颉刚、俞平伯的加入与胡适的再批驳第六章“蔡胡论争”的余脉、接受与反思第一节“蔡胡论争”的余脉第二节学界对“蔡胡论争”结论的接受第三节学界对“蔡胡论争”的反思结...
林锋:章学诚与阳明学派渊源关系考论
类为节略,曰《程门微旨》。二先生之勤勤恳恳,不啻朱子之于周、张也。”[45]《重刻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序》又有:“先生特本程、朱之说而求之,以直接孔、孟之传。”[46]两处论述都将阳明视为朱子的传人,而非论敌。
姜子石:胡适晚年评《红楼梦》“四大不幸”考论
这“两大不幸”时贤多有论及:宋广波先生认为胡适之所以认为《红楼梦》的文学造诣不高,在于“西方的文学理论尚未传入我国”,而胡适“最拿手的还是考证法”;[5]陈文新先生以“新文化”为切入点,对胡适“《红楼梦》在思想见地上比不上《儒林外史》”的论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胡适“对逃避责任的行径极度厌恶”,...
千家驹论胡适:他从没有以他的政治思想强加于我或企图影响我
当时的左翼青年如千家驹者,便认为胡适“臭名昭彰”——原因是:胡适对社会的观察不够深刻,对社会的实况不了解,他就无法使青年思想从“左”变“右”。但是胡适是历史中人,而历史却不是只局促于二三十年的社会现象。起胡适、鲁迅等于地下,让他们在80年代再开个社会现象辩论会,其结论又何于欤?这就不是三两万...
梁启超、胡适论学:互不相让,却最终各有精进
国内研究梁启超的人不少,有的在思想史方面,有的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的在学术史方面,夏晓虹则从文学入手,着重于梁启超的文学研究,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单从梁启超和胡适论学这一个角度,她以翔实的资料作为理论支撑,分析入情入理。在她看来,正是与胡适的分歧引发了梁启超的讲学,并产生了在其著述生涯中...
除黄河清外,其他“西方伪史论”大佬都有什么观点?
此外,“生民无疆”《包装出来的西方文明》(2012年)、董并生《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2015年),以及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2017年)等也相继问世,几乎成为一个“学派”。包括《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在内的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希望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近现代学者论“一代有一代之学术”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不仅有“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表述,且将其引申为“文明进化之公理也”。有研究者指出,王国维此论是“20世纪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命题之一”,深刻影响了20世纪文学史观的建构。尽管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个论断影响巨大,但他确实没有进一步引申出“一代有一代之学术”。...
陈斐评林语堂《英文汉译法讲义》|语言、心理与艺术视域的作家译论
此文曾改名为《论翻译(代序)》,收入吴曙天选编的论文集《翻译论》。因吴氏此集版权页题“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付印”,且文末未括注说明系商务函授讲义,翻译界遂普遍将此年误以为《讲义》之作时,甚至有人以此为基准论述林语堂的早期翻译观(马明蓉、罗选民:《林语堂早期翻译观考论》,《上海翻译》2021年第四期)...
逝者|耿云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胡适”
著述二十余种,主要有:《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被译成英文)、《近代思想文化论集》等;合著有《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等;编有大型学术资料书和工具书《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卷)等。发表论文和文章二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