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 | 失范的分工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机器的大量运用使得劳动分工与斯密想象的别针制造业不可同日而语,其社会后果更为复杂,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分别从“异化”“失范”和“理性化”的视角展开分析。作为专题结尾,吉登斯的文章综合比较了社会学三大家围绕分工展开的论述,揭示了劳动分工的社会后果何以构成现代社会理论的关键命题。策划人涉猎...
婚恋失范:流动青年“结婚难”的另一种解释
本文从社会失范视角出发,认为缺乏社会婚恋规范引导的婚恋观念是一种失范观念,社会婚恋规范缺失或者混乱状态下的婚恋行为是一种失范行为,将这种由婚恋观念失范而导致婚恋行为失范的过程,视为婚恋失范,并用婚恋失范来解释部分农村流动青年并非受限于经济等客观因素而产生的“结婚难”现象。三、“结婚难”的新表现及...
童年的可怕代价
当我们的公共生活变得分裂、准瞬即逝且难以理解时,就会导致秩序的失范。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mileDurkheim)很久以前就指出,一个社会如果不能以某种共同的神圣感和对规则规范的共同尊重来团结人民,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自由的伟大社会;相反,这是一个让个体迷失、难以设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实现的社...
《社会学词典》中有关法律社会学的八个词条|荐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些批评后来在全国越轨行为会议中出现,其中包括所谓激进犯罪学家,例如伊恩·泰勒(IanTaylor)、保罗·沃尔顿(PaulWalton)和乔克·扬(JockYoung)(《新犯罪学》TheNewCriminology,1973)。毫无疑向,这种批评大部分是不公平的,其原因是对标签理论家的抱负存在根本性的误解。该理论最好的辩...
生命历程犯罪学的本土探究:典型罪案与核心原则
传统的犯罪学通常以一个横断面来展开罪因的分析,探讨某种社会结构或社会化机制下的犯罪形成。而现代生命历程理论不仅开拓了对人类行为的历时性社会学研究,而且也开启了犯罪行为追溯与前瞻的犯罪学的崭新领域(Carlsson&Sarnecki,2016:3)。现代生命历程理论以特定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为背景,经验性地考究人类生活的轨迹...
李猛 陈涛等︱涂尔干:被遗忘了的道德科学
陈涛:涂尔干,这位社会学的奠基人,他教给了我们什么?是《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的各种实证主义方法论原则?是《社会分工论》中的失范理论?是《自杀论》中用统计学的方式来研究社会失范问题?如果这些就是他留给我们的遗产,那么今天任何一个接受过社会学专业训练的人恐怕都可以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早已经站在涂尔干的肩膀...
涂尔干逝世百年︱陈涛:涂尔干的中国遗产
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因此,道德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而非个人人性上的完善或个人需要。“社会功能”“社会需要”或“集体利益”的背后,是一个更强的理论预设:社会犹如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有自己的结构,甚至还有自己的意识(所谓的“集体意识”或“集体表象”)。为了维持其结构和意识,它需要利用个人来参与自...
神圣个体:从涂尔干到戈夫曼
在前述研究所探讨的情绪、秩序和规范的表层之下,戈夫曼将对神圣个体的自我的设定进行了理论修正,而这一修正有赖于他对莫斯与齐美尔理论的借鉴。在涂尔干的理论体系中,个体是内部圣俗分裂且彼此闭合的单子,而戈夫曼体系中的个体存在则有彼此相连的灵魂和内部圣俗一体的可能性。
...70周年专题(一)| 赵立玮、陈涛:中国社会理论研究评述(1949-2019)
在这方面,渠敬东的相关研究具有开创性,他试图从涂尔干的“失范”概念入手去把握涂尔干的总体性问题,认为“失范不仅是集体意识的缺席,也是真正的个体意识的缺席”(渠敬东,1999a:35);因此,失范概念揭示了涂尔干的核心洞察力,即社会与个体是相互构建的,从而也指出了涂尔干从社会决定论入手建构个体主义、应对现代社会危机...
“社会”的构成:自然法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3)
(20)Lockwood敏锐地指出,涂尔干对失范(anomie)的分析是其社会理论中最接近霍布斯的地方。涂尔干对"秩序问题"的解决恰恰揭示了"无序"(disorder)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这一所谓"涂尔干式的两难"(Durkheimiandilemma)其实就是滕尼斯有关现代社会真正关心的问题,也是"霍布斯的秩序问题"的根本意涵(参见DavidLockwood,Sol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