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和:中国是一个世界政治大国,也应该是一个政治学大国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如果用西方的霸权稳定论概念来解释中国崛起,则中国发展的逻辑结果是必霸必扩张。中国要走自己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如利用西方的选举概念研究中国并指导中国,则中国应走多党竞争、分权政治的道路;但是,如果我们用“选”“举”结合的思维模式,则可提出与西方不同的“选”“举”概念来。
【关注】李巍:美国霸权及其秩序的未来
而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IPE)学术体系下的霸权研究最有代表性理论是“霸权稳定论”(HegemonicStabilityTheory)。“霸权稳定论”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的一面,它致力于探讨霸权起落与国际体系稳定的关系;但作为主要诞生在霸权国的学说体系,它因天然带有强烈的对霸权国本身的价值关怀而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性。在这种情...
新书速递 | 王正毅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第二版) 》
第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主要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学兴起时学者们构建的五大理论:相互依存理论(第二章)、霸权稳定理论(第三章)、国家主义理论(第四章)、依附理论(第五章)、世界体系理论(第六章)。这五大理论不仅催生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范式和研究路径基础(第七章第二节和...
重磅| 秦亚青:中国的年轻一代一定会出现国际关系的大师
霸权稳定理论、权力过渡理论、长周期理论、国际机制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等,无一不是围绕国际体系的领导地位这一焦点问题展开。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学理思维路径的不同,聚沙成塔形成不同的学派。美国在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占了主导,但英国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依附理论都不是美国人做出来的,这些理论也都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
任琳:金融与霸权关系的悖论
按照霸权护持的目的进行推断,金融应该是受国家逻辑驱动的,要生产权力资源,维系影响力;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中,金融追求利益,遵循的却是市场逻辑。一旦国家的逻辑与市场的逻辑之间的相对稳定平衡被打破,金融就可能损害霸权稳定的国家权力基础,破坏权力的生产机制,乃至消耗霸权并导致其衰落。
孔庆江:美欧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设想与中国方案比较
在笔者看来,在科斯定理基础上提出的以基欧汉和奈(JosephNye)为代表的国际机制相互依赖理论,尤其是脱胎于此的霸权稳定理论,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强调权力主导、国家利益驱动、政治决定经济的互动逻辑很好地解释了包括多边贸易体制在内的国际体制的形成(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
门洪华:应对全球治理危机与变革的中国方略
6霸权稳定理论主要基于权力的物质资源,未能解释更多的权力维度,故而经常受到批判。7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受霸权政治的困扰,也常常为霸权国家所绑架,这是联合国全球治理地位弱化和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的主要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与意愿大大降低,对参与大国协调、共同应对挑战三...
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国际关系学科的铺路石
霸权稳定理论、权力过渡理论、长周期理论、国际机制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等,无一不是围绕国际体系的领导地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英国学派之所以成为影响日益增大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是因为英国战后的问题在于如何面对一个国际社会,而不是如何维持霸权权力地位。所以,我们必须理清我们的问题,我们的核心问题,有学理意义的...
新书速递 |《反思全球化:理论、历史与趋势》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研究有何影响?王正毅的《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全球化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全球化在何种程度上对之前的国际关系大理论(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以及世界体系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面对频繁发生的全球性危机,全球化得以延续面临哪些挑战。
理论荐读|国际话语权争夺,“谁在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比如,针对全世界的标识性话语有:“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普世价值论”“霸权稳定论”“民主和平论”“民主富强论”“人权高于主权论”等;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标识性话语有:“历史终结论”(弗朗西斯·福山)、“别无选择论”(撒切尔)、“和平演变论”(肯尼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失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