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举办首届长三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论坛
报告介绍了西方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地缘政治实证研究、“本土派现代化”理论等学界已有的空间哲学话语,提出应正确认识它们的思想贡献和视域局限,牢牢把握资本主义全球化生产逻辑与中国现代化自身空间生产逻辑辩证互动关系,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空间哲学意义。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在《习近平文化思想...
区域国别学与外交决策是什么关系
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为外交决策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区域国别学涉及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国际经济学、文化人类学、新闻学、法学等不同领域,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可以避免单一学科和理论视角的偏狭,以各学科理论和视角的综合来提供完整图景和总体性知识,由此帮助决策者理解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各国行为逻辑。
地缘政治理论:将国家拟人化带来的观念堕落
1、运用于军事政治领域中的地理知识(即“地缘政治学”)就成为军事、政治、殖民和商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学术研究的范围,最终沦为了“国家、商业与官僚权力的侍女”。2、地缘政治学在那些“科学”、“客观”的理论说辞幌子下,实际隐藏着其真实的政治目的,即为帝国的扩张提供正当性的证明,为国家的侵略提...
【十问世界经济学人⑦】专访“无条件基本收入”理论之父范...
“无条件基本收入”又称“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BasicIncome,UBI),是一个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欧洲的概念,它的思想源头可追溯至更早。相比于与收入水平挂钩的、“有条件”的社会福利,它提倡国家为公民提供“无条件的”基本收入——不论贫富、年龄、性别、健康与否,全体公民均一致享有同等数额的基本收入。过去,它...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详解中国古代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1904年,英国近代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宣读了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将地理学与世界政治格局相结合,提出了“心脏地带”“地理枢纽”等重要概念。书中的诸多观点,对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篇著名的论文,后来被认为是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与达尔文《物种起源》、马尔萨斯《人口论...
观点|张蕴岭:关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以往,有关区域的政治研究,主要是从地缘政治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区域合作的研究,主要是从区域主义、比较区域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全面认识国际区域本身的内在特性,不能对区域重构和构建的内在性和规律性进行深刻认识。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为深刻认识区域,构建国际区域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契机。
地缘政治与战略资源产业链重构——以关键稀土矿产和材料为例
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法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方法,本文尝试在以下方面做出边际贡献:厘清美国重构关键稀土产业链的地缘政治逻辑,分析美国及盟国产业链上的战略能力及对中国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和清洁能源产业体系的影响,提出应对全球稀土产业链“去风险化”“去中国化”的策略思路和对策建议。
柏拉图与古典学:第十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纪要
常熟理工学院张志超老师报告题为《施米特早期论国际秩序的形成》,文章考察了施米特所批判的具体世界历史与制度形式,随后是施米特对主权的讨论,最后将这些讨论与施米特自由主义地缘政治学的解构联系起来。湖南师范大学王晖老师的报告《洛克论自由社会中的政治权威》指出,洛克的自然法的正确性对自然正确本身保持中立,由此,为了...
全文|更好赋能中国繁荣世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1.1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1.1.1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进行深入阐释——“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西方民族理论的全面超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变化的趋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民族工作需要,反映了各民族的迫切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和人民群众主观选择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