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理论架构与中国经验
这一在当下广为流传的“三个阶段”论,尽管表面上观念先进、贴近生活,却存在着一个不易被觉察的“逻辑硬伤”,即用早已被抛弃的“机械进化论”阐述生物阶段、文化阶段与科技阶段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生命3.0与生命2.0和1.0毫无关系”的结论。实际上,即使“三个阶段”论成立,在三者之间也不可能是“一个取代一个”的...
【CGS-NDI研究】“一带一路”系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理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极为迫切。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涵盖了交通运输、能源供给、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这些国家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但普遍面临资金不足、技术欠缺的问题,这为外部资本和技术的引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郭磊:2025年宏观环境展望
它会向国内传递并影响PPI价格和工业部门预期;之三是化债阶段地方投资的审慎效应超预期,从而带来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的风险;之四是部分区域房价压力较预期更大,从而进一步约束地产销售和投资的风险。
理论研究 | “文化触媒”视角下城市历史建筑活化研究———以重庆...
结合城市触媒理论,文化触媒作用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选取阶段:需在城市空间中提取合适的元素作为触媒载体;其次是触媒体塑造:结合选取对象的自身特点进行更新和改造成为“文化触媒”,使其具有文化影响、传播作用,且不会在反应中损耗。最后是反应阶段:文化触媒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环境内,与同类或多类触媒共同协作,形成能维系...
理论研究 | 存量地区详细规划生活圈级设施规划路径研究
1.1城市进入存量更新常态化阶段,详细规划面临新挑战2018年伴随机构改革,规划体系迎来了巨大的革新,形成了“五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结构,详细规划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指导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直接依据。伴随我国城市化转向寻求内涵式集约发展的“下半场”,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存量...
广发宏观 | 重塑广谱性增长:2025年宏观环境展望
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来看,2019年的63.5%是一个阶段性峰值,在居民生活半径存在约束的背景下,2020-2022年分布在46-56%之间;2023年有明显修复,但依然低于2019年的水平(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建筑业面临两波影响,一是2022年起地产投资连续三年负增长;二是2023年下半年起,化债背景下地方基建投资收缩。观测“PMI建筑业-制造业”、“PMI...
理论研究 | 王凯副理事长:规划视角的“好房子”建设思考
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住房发展从主要解决“有没有”进入主要解决“好不好”的阶段,要从人的分析入手建立新的政策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02既有成绩与当前问题2.1既有成绩:解决“有没有”,成就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住房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住房改革探索时期(1979-1997年)、...
李力行:中国的城市化还能走多远?
02李力行指出,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城市化速度较慢,第二个阶段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尤其是土地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03然而,中国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较低,尤其是居住在“城中村”“小产权房”“棚户区”中的城市居民,实际上处于低度城市化的状态。
城市化地区实体与流空间演变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第三阶段(2002—2012年),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不透水面增长规模进一步增长为0.55×104km2/a。第四阶段(2014—2020年),城市化步入降速提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增长率呈现明显下降调整趋势,增长规模也下降至0.50×104km2/a。总体上,中国城市实体地域扩张的增长趋势在逐渐放缓。从空间上来看(图...
中国经济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第三阶段,从2017年开始,房地产逐渐退出经济中心,进入后置业时代,理论上应提升生活品质。但现实中我们正艰难地开始这个转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3.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已经结束关于内需和我国经济问题的特点,我整理了以下几点。(1)我们刚经历的大众消费阶段,从90年代到本世纪初,以家电和房产汽车为主,推动了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