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意味着文学将会或者应该继续存在
2019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晚,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在纽约病逝,享年88岁。她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代表作有《宠儿》(获普利策奖)、《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等。莫里森的小说大胆无畏地聚焦于非裔美国人的生活,以独特的抒情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发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J.希...
《宠儿》、共同体与恐怖主义:托妮·莫里森今天为何依然重要?
在托妮·莫里森逝世的消息传出后,《纽约时报》邀请一众作家回忆自己阅读莫里森或与其交往的经历以表追思。其中美国作家卡门·玛利亚·门查多(CarmenMariaMachado)表示,自己所有的作品与《宠儿》相比似乎都黯然失色,围绕着那无法言说的苦痛的,是莫里森精妙的语言与构思。同为黑人女性并长期关注种族议题的尼日利亚作家奇玛...
《宠儿》作者托妮·莫里森出版新作,是一本作品回顾合集
在《满口鲜血》中,托妮·莫里森着重分享了《宠儿》的创作过程。在《宠儿》的结尾处,托妮·莫里森写道:“当然再不会有人为一个吻而吵吵闹闹了。”但根据《卫报》报道,托妮·莫里森原本没有选择“吻”这个词,而是用了一个更具方言特色、被编辑认为“太戏剧化”的单词。托妮·莫里森没有告诉读者这个最终被“吻”...
诺奖作家托妮·莫里森:离婚后,她开始写爱,写背叛
就是在这种感觉里,莫里森开始写作《宠儿》——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探究“自由”对女人意味着什么。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滋味,都是要撞上去后才会知道。包括她小说里的那些主题,始终是对于未知的寻求,“不知道”是她动笔的理由。她的这些主题,别人说永远都是关于爱。她说,“我点头,是的,但也不对——不全对。
托妮·莫里森:在价值重估的时代,认清我们与时代的关系
2019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晚,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在纽约病逝,享年88岁。她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代表作《宠儿》曾获普利策奖。在当下的反全球化局势中,莫里森为何仍然如此重要?莫里森的《宠儿》是伟大的小说,用莫里森的话来说,它的目标是让我们“重现记忆”奴隶制,尽管忘却似乎更有利于健康。
托妮·莫里森:捕捉“非人”历史中的幽灵
而“宠儿”却从此不知所踪(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现在被迫消失的她与当年逃离追捕的赛丝形成一个命运的轮回,而莫里森让她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沉默更是意味深长:面对叵测的人心和荒诞的历史,一本皇皇巨著又能如何?(冯新平)
【逝者】讲述排外视角下的“他者”:托妮·莫里森为何永不过时?
编者按:如果你读过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所罗门之歌》或是《最蓝的眼睛》,那么你肯定知道,种族问题是贯穿莫里森几乎所有作品的主色调,她所讲述的故事,与美国历史上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一样沉重。在2017年出版的作品《他者的起源》(TheOriginofOthers)中,始终致力于打破美国文学经典中的种族隔离的莫里森研究了美...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她是美国文学的良心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她的一生出版了11部小说。她在年近40岁时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TheBluestEye);她的名作《所罗门之歌》(SongofSolomon)在1977年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宠儿》(Beloved)则获得了1988年的普利策奖。《宠儿》(Bel...
诺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去世,享年88岁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于当地时间本周一晚在纽约蒙蒂菲奥里医疗中心(MontefioreMedicalCenter)去世,享年88岁。她的出版社Knopf今日发表声明确认了这一消息。托妮·莫里森出生在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一生撰写了多部美国黑人相关的文学作品,包括《最蓝的眼睛》(1970)、《所罗门...
首位黑人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逝世,托妮·莫里森:“当她开口,整个...
2012年,托妮·莫里森发表第十部小说《家》,这也是她的最后一部长篇。莫里森的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她将小说创作与民族解放使命联系起来,用她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今黑人民众的生存境遇,从中揭示出霸权文化对少数族裔文化的破坏。不仅如此,她还力图通过文学话语呼吁黑人知识分子转向黑人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