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龙年,“龙”的英文翻译,应该改正了!
有一种翻译是“loong”、“long”或者“lung”,我觉得很好。但这不是主流的翻译,应该想办法让其成为主流。覆言研究了一下,不知道是谁最先把中国龙翻译成了“dragon”。这大概是两三百年前的事情,已经不可考了,也不重要了。趁着甲辰龙年,我们应该做好外宣工作,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龙与西方龙的区别。
现存最早白话汉译《圣经》发现和出版始末
贺清泰译本翻译了武加大本《圣经》七十三卷中的五十七卷。“我们题为‘古新圣经残稿’,那是因为贺清泰译本还算不上全译,他没有翻译哀歌、雅歌这些文学性较强的部分以及少量的先知书。”郑海娟解释了书名的由来。她认为,未克出版的贺清泰译本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清天主教传教士应该说是最早一批进行欧化白话文...
人物| 翻译家杨绛:与“我们仨”长相厮守
而杨先生本人却只在一篇记录自己翻译经历的散文中简单提了一句:“锺书去世后,我从英文本转译了一篇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但原文不是英文,也不是文艺作品。”意外开启的翻译人生在杨绛先生的个人回忆中,她生平第一次做翻译是20世纪三十年代初。那时她在清华读研究生,有一次叶公超先生邀请她去家里吃饭,一餐饭后...
开眼看世界有多难?看看林则徐幕僚翻译的英语书就知道了|文史宴
比如在对忽必烈汗的处理上,翻译们认不出KubilaiKhan就是忽必烈,所以在1839年12月14日发表于《广州记事报》的一介绍中国古文明的文章里,这个词被音译为咕末里坎;而在1840年4月4日描述中国海军史和中国航海史的文章中,原作者的意思是元太祖派遣舰队远征日本,但是翻译者直接将这句话曲解为“元太祖派其将领姑布列坎...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明彼此面对的方式
翻译研究方面是欠奉的,主要原因我在《龙与狮的对话》的自序中已提及过,因为过去有关翻译的讨论都是“原著中心”的,大多只是反复提问译文有没有能够表达原文的意思,读来是否通顺流畅。这是一种翻译批评式的讨论,虽然对于提升翻译能力不无帮助,但个人始终认为算不上严格的学术研究。更准确地说,翻译研究还没有成为...
这些关于语言和翻译的有趣事实,你知道多少?
《圣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书籍(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圣经》原文大约有611,000个单词,用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希腊语写成。根据“威克里夫圣经翻译协会”的报道,全本圣经现在已经被翻译为700多种不同的语言了,从1990年的351种增加到2020年的700种,意味着目前有超过57亿人使用着母语版的旧约及新约圣经。世界上被翻译...
波斯神作《鲁拜集》绝美珍藏版,钟锦倾情译解,百余幅原版插图
书内译文及解读,由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弟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锦执笔。钟锦分别以白话格律体和七言绝句作译,又注以简明扼要的解读。|《鲁拜集之美》内文排版解析以第43首鲁拜为例他的白话诗恪守菲译英文版的形式:语序尽量不变的同时,每行五顿对应英诗的五音步,字数保持一致,押韵更是做到了平上去不混压。
东西问丨短评:龙之英译,loong意何裁?
但名不符实却能传开,这一方面缘于中文以表意见长,在翻译专有名词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表音文字有所不同,对于意译有着极大的包容空间;另一方面则肇因于当时东西交流既少且浅,彼此之“隔”使英语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免沦为想象之“臆”。loong之译何以再提?
把“龙”误译“dragon”: 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大败笔?|文化纵横
此处的“鲟鱼”应该是“鲤鱼”的代称,因为当时欧洲还没有鲤鱼。原文中的Loung即是作者对“龙”的音译。1583年出版的《葡汉辞典》(DicionárioPortuguês-Chinês)把“龙”译为bicha-serpens(林虹秀汉译为“似蛇之大虫”),把“蛟”译为葡萄牙文drago,即拉丁音里的dracō或英语中的dragon。一般认为该辞典由...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如何在白色恐怖下翻译出版的?
为了完成这个译本,侯外庐前后奋斗苦译了8年之久。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动情地写道:“翻译《资本论》,对我来说实在是艰难。我以德文1928年第四版为依据,找来英文、法文、日文译本为参考,一个词一个词地推敲着前进。若没有神圣的动力,一个从德文字母学起的人,简直是无法坚持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