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张爱玲的开发还不足50%!
张爱玲,本名张煐(yīng),十岁入学时母亲黄逸梵填写入学证,一时踌躇不知道填什么名字好,嫌张煐两个字嗡嗡地不甚响亮,想了一会,“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遂以Eileen为名。“她一直打算替我改而没有改,到现在,我却不愿意改了。”(出自《必也正名乎》,收录于《流言》)02以讹传讹的金句“...
【颁奖典礼】第五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口译总决赛暨...
口译评审组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杨俊峰(担任组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担任副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语学院教授冯奇、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口译教研室主任管玉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朱巧莲、上海世语翻译集团副总裁姜晓岚...
一周文化讲座|当“纯文学”遇上“发疯文学”
本次讲座,来自香港大学英文系的张楠副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邵仄炯副教授,将聚焦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与中国,分别从艺术史、文学史、创作与批评等多角度来阐释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绘画艺术的不同特性,并试图探讨两者的相似、互补与交融。上海|春燕归来:在文化差异中确立自我——《西哈诺、孔子与我》新...
许多人不知道,“爱玲”并不是她的本名
张爱玲的翻译与创作关系密切,“译者身份不仅意义重大,而且相当复杂”。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的她熟习英文,曾在校刊上发表英文文章,二十一岁起就开始发表译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陆续翻译《鹿苑长春》《睡谷故事》等名家名作,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代表作《老人与海》的中文首译者。张爱玲自己也奇怪,“捕鲸、猎狮,各...
一周文化讲座|短视频时代阅读的获得感到底在哪里?
嘉宾:刘国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翻译家)、戴潍娜(诗人、译者)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隐逸派”蒙塔莱诗歌代表作《乌贼骨:蒙塔莱诗集》中文译本于今年在国内首次出版。蒙塔莱或许是意大利诗歌史上少数几个诗人之一,甫一亮相即达至相对成熟的创作状态,且在漫长的一生中始终保持这一高水准。4月...
粤派评论|热议:当下我们怎样读百年金庸、千年武侠?
为了不被呈现形式有限的影视剧“带偏”,张菁还亲自到书中场景如烟雨楼、桃花岛、华山、终南山等实地考察,并学习拳术,以更生动地转译、创作英文故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她介绍,截至2024年,《射雕英雄传》四卷与《神雕侠侣》卷一共五册书销量已达十万,这一数字对于中文翻译文学来说颇为可观。此外,这一系列也吸引了欧洲多国出版社...
李欧梵谈他的二十世纪和跨文化研究
熊式一是一个真正国际性的人物,他三十年代在英国以英文改写《王宝钏》大受欢迎,五十年代在香港以中文改写英国喜剧,将英国人物和布景彻底华化,他在中外文化势力的夹缝中生存,为中国现代戏剧开出了奇葩。我觉得熊式一在英文创作上比张爱玲成功。我甚至猜想,是不是可以考虑他的创作和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关系?不知道有...
一周文化讲座|当“纯文学”遇上“发疯文学”_腾讯新闻
本次对谈是“鲤·沙龙”系列第四期,将以文学翻译作为主题,深入探讨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活动嘉宾皆在翻译、创作两大领域深耕数年,具备丰富的文学经验和深厚的业界影响力。这一次,我们将从翻译生涯的开端追溯而起,探寻译者是如何开展“文学翻译”这项充满浪漫想象的工作,如何处理自身与不同语言、与原作者、与...
张爱玲英文水平高,曾传授弟弟学习小方法,一般人大概很难做到
张爱玲最初的英文写作水平也不熟练,常常会碰壁,后来她达到香港以后,就开始一门心思的用英文进行读写训练,她先用中文写出作品,再将其翻译成英文,然后再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期间避免出现重复的词句,这样的反复练习让张爱玲的英文水平一下提高了许多,甚至有段时间还影响到了她的国文成绩,不过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小插曲,毕...
...专家论坛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高级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延安召开
2023年7月9日至10日,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西安外国语大学、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大学主办的中国历史文化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专家论坛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高级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延安召开。来自全国翻译界专家学者和各高校教师近2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