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江:从古今“大学之道”的不同说起
第一,“大学之道”是一个古雅的名字,它的来历久远,译者这样用它又为“大学之道”赋予了一个现代的意义。他的这种做法很像我们近代的严复,严复翻译现代西方学术名著的时候,其实用的名字都非常古雅,像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的那本书,它的英文名字非常长,全部翻译出来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可是严复就...
瓯江时评丨年轻干部的“大学之道”
《礼记·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唯有择善而从,博学于文,以“大学之道”坚定信念,方能修身养性,从容而居,在实现新时代伟大梦想的伟大征程上展现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致知而行,践行“求是精神”“致知”即为求真知。学问大家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错把墨汁当糖汁而说“真理的味...
韩星:为什么要学国学,读原典?
《礼记·学记》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孔疏引正义曰:“国有学者,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可见,这里“国学”指的是诸侯在国都所设之学校。“国学”作为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监,唐宋时则以国子监总管国子、...
《大学》应是法律人的国学经典
对何以做到“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了“絜矩之道”,即要处理好治国者与民众之间在行为上的互动关系:“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居于上位的尊敬老人,民众就会兴起孝顺的风气;居于上位的人尊重长者,民众就会兴起尊重长者的风气;居于上位的人怜惜孤寡,民众就不会背弃这...
【荐读】中国名校校训,诗意十足,励志世人
《礼记》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参考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陈嘉庚当年创校时提出了“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理念。厦大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将校训定为“止于至善”...
夫子宝贝:国学经典第一课:《大学》之道 内圣外王
理学家中,二程和朱熹最为重视《大学》,程颢、程颐兄弟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之为“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之为“小经”,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而朱熹则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作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