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被贬岭南,吃荔枝上头后写下千古名篇,后人为此争论千年
有人认为,是先有了苏轼的名句,后被粤语区的百姓误传;也有人认为,惠州原本并无此谚语,正是苏轼的名句流传后,百姓根据荔枝易上火的特性,创造了一个新的谚语。无论如何,“吃荔枝上火”的说法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其源头很可能正是苏轼的这首《食荔枝二首·其二》诗。结语在苏轼品尝岭南荔枝之前,中国的医药典...
葛洪苏轼来代言 药香千年罗浮山
他还写下流传千年的《惠州一绝·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惜,苏轼重游罗浮山的梦想未实现,他在惠州住了两年七个多月,只去过一次罗浮山。苏东坡在惠州的行动是受约束的,没有官府的同意,他不能出城,要想游览罗浮山,必须要有官员陪同。可惜的是,苏轼一...
诗不可说丨那些年,苏轼吃荔枝发的“朋友圈”,可不止“日啖荔枝...
惠州西湖周边便盛产荔枝,苏轼写词的这食荔枝聚会,大约很有最最新鲜最最保鲜的农场采摘即食意味了。词作下片以写美人笔法写荔枝、写食荔枝,风情动人。这“十八娘”,当然指向原先苏轼在诗作里认为“儿女称呼恐不经”的“十八娘荔枝”,可能以之填词反要怡情,这也是一语双关的。而词作上片专写荔枝进贡,议论生发。...
作物的故事丨“日啖荔枝三百颗”:苏轼与岭南荔枝
文同在《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枝》诗中,描述了客人从泸州南部带来荔枝,童稚争食的场面。同属巴蜀的忠州也被认为是贡荔的产地。竺可桢虽然从气象学上推论眉山有荔枝,并且说苏轼兄弟在诗中有说明。但事实上苏诗中有关荔枝的文字不少,直接提到眉山荔枝的时候并不多,更没有直接提到在眉山老家吃到本地产荔枝的事实。倒...
传承东坡情 人人续后章
绍圣三年四月某日,苏东坡受惠州太守詹范之邀来到梌山“太守东堂”(现惠州中山公园)啖荔。这里有一荔树名“将军树”,乃文惠公陈尧佐“手植”的荔树,而陈尧佐又是东坡所景仰的大臣,故东坡在此啖荔别有一番情趣,一连写下《食荔枝》二首。其中第二首便是广泛流传的名作:“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
“文之盛”: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畅游国庆约广东·风貌大赏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900多年前,苏轼在惠州写下了这首《惠州一绝/食荔枝》,妥妥地成为惠州的最佳“城市代言人”之一。惠州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400多年建城史,历史遗存丰富。罗浮山上,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采药炼丹、悬壶济世,留下冲虚古观、稚川丹灶;西子湖畔,北宋大文豪苏轼品荔写诗、...
于东坡而言 荔枝是美食也是乡愁|东坡大家讲
但是李昕升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这时苏轼吃荔枝的体验,还并不丰富。“苏轼到达惠州是公元1094年农历十月初二,那时候他吃到的应当是荔枝干。因此,《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中的‘初食’应当指的是初次吃到新鲜的荔枝。”李好补充道。惠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李好频繁书写荔枝既因为喜爱,也因为乡愁苏轼一生写过至少...
洪涛:试问岭南应不好? ——谈文化差异、“文身地”和tattooed...
此诗绍圣三年(1096年)作于惠州。罗浮山在广东惠州,有“岭南第一山”之美誉。苏轼在诗中表现了其两难的心境。不过,若非有荔枝,苏轼原本似乎是不甘愿长做岭南人的。他原先的心态,与柳宗元没有多大分别。苏轼《食荔枝》记岭南罗浮山的风物,其地盛产的菓子有卢橘、杨梅、荔枝。其实《食荔枝》也是风土诗。
90句,唐宋八大家传世金句,品鉴古人智慧瑰宝,汲取千载不朽才思
5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每天能够品尝到三百颗新鲜的荔枝,即使久居岭南也心甘情愿。5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是因为自己正身处庐山之中,寓意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四川话读诗】苏轼《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川话读诗苏轼《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2021-08-0219:11:41也可自话举报0分享至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点击按住拖动小窗关闭热门视频伴周深歌声赏普达措的秋色,感受浪漫的秋日美景重播也可自话1279粉丝诗词,历史,传统文化爱好者。03:00诗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