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天府粮仓”,他们一直在路上……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天下安。《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金秋十月,在丰沃的成都平原,风吹麦浪滚,风起稻花香。“天府粮仓”的丰收盛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四川是我国产粮大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2022年6月、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四...
天府旅游名县丨央媒关注!夜游锦江 感受烟火成都
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来一睹夜色蓉城的别样魅力《华阳国志·蜀志》这样记述成都:“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著名大诗人陈子昂在其《陈子昂集·谏雅洲讨生羌书》中称“蜀为西南—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具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
华媒:秦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应为芈月?
历史记载,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而那时正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谁也无法否认秦宣太后对都江堰修建所做的贡献。”这才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世界粮食日 安宁河谷一块稻田如何产出 “凉山好粮”?
四川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南,在攀西大裂谷,一条安宁河顺着山势左冲右突,冲刷出960平方公里、号称“插根筷子都能活”的安宁河谷平原。之后,在这片平原上,麦穗金黄,稻香阵阵。收割机收割稻谷拥有优越的先天...
都江古堰 换了人间
为破解这一难题,李冰在吸取前人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凿开玉垒、筑堰修堤的治水之策。他巧妙地将工程分为三部分——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分岷江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防洪,从此,当地百姓过上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生活,也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
打造“天府国际会客厅” 都江堰做足“水文章”
发源于岷山南麓的岷江,一路奔流,到都江堰市区的玉垒山口出山,向东南便是成都平原(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都江堰市距成都市区仅50公里。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耗时多年,在前人治水基础上凿开玉垒山,设宝瓶口引水,灌溉广袤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自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新视界|洪峰过境,何以安澜
《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但其实,天府之国并非“天选之地”,开局时的“剧本”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打开地图广角,都江堰是岷江出山第一站。发源于岷山深处的岷江,一路南下,冲下地理阶梯,汇千峰万壑之雪水,东出龙门山脉,直冲都江堰。此段落差高达273米,岷江都江堰段...
打开天府之国的金钥匙“都江堰”,为何这么重要
都江堰对成都平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岷江的灌溉下,成都平原迅速发展。《史记》评价:“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天府之国”的美名从此不胫而走。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也认同这一看法:“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乐舞文化——3000多年前 巴蜀之地已有礼乐相和|天府周末·文化潮
至2000多年前李冰修筑都江堰,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至汉代,成都更在全国“列备五都”。物产的丰饶、生活的相对安稳,造就了古代四川人开朗乐观的性格。王浩辉介绍,古人“事死如事生”,为了死后也能享受到生前的歌舞宴乐,便把它们做成俑、刻成石随葬于墓穴中。
四川都江堰“天府之国”,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就这样,困扰川蜀大地的洪流灾害从此一去不复返了,成都平原从此成为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安享两千多年的富庶和祥和。《史记》记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有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安澜索桥”,它横跨内外两江,是往来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