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病逝 享年90岁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14日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今日病逝,享年90岁。报道称,余光中日前已传出疑似中风住院,肺部感染,后转进加护病房住院检查,今日(14日)传出逝世消息。今年10月,余光中庆祝90大寿,当日他以欧阳修的绝句“再至汝阴”抒发心情,“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
余光中:弥漫心头的“乡愁”已淡化
“我一生的写作,缘于对母语的爱好。”余光中称自己的心“为诗而跳,跳了六十多年”,他说自己很早就对翻译有兴趣,但写作一定要用中文,“骂人一定要用母语,杀伤力才大”,余光中此话一出,引来现场一片笑声。余光中认为,诗文应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诗歌质量与读者程度互为消长:“最害人的是‘浅入深出’,故弄...
《乡愁》_影响中国的文字:共和国文本_国·家-百年中国的新生与...
作者:余光中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详细>>《乡愁》《左手的掌纹》《乡愁》:触动两岸的心灵共同处王干:把《乡愁》用一个意象群,比如我们一般写愁的时候,一个意象,刚才我们说到一江春水,春水来比喻象征愁的无边无际。那么余光中当...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结构也一样:“〔时间状语〕,乡愁是〔乡愁载体意象〕,我在这头,〔乡愁对象〕在那头”,通过回环往复,反复咏叹,便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表达了对祖国的绵绵思念,彰显出充满家国意蕴的浓浓乡愁,既概括了诗人漫长的风雨人生与苦乐感受,又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再读《乡愁》,送别先生!--河南频道--人民网_网上的人民日报
余光中首次抵达中原,开启“中原文化寻根之旅”,首站在开封。第一次来河南他感慨,希望中国人永远也不需要从唐诗、宋词中寻找故乡、寻找乡愁。2014年5月29日上午,余光中和开封500万父老乡亲共话宋韵端午,共述中华情深,用美丽的诗歌和先贤屈原对话。时间2014年6月2日...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票根在常州
这些诗句颇似遗嘱,那是1966年,余光中受聘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临窗西望,遥念祖国,身处异国他乡,思乡病又发作,游子的乡愁跃然纸上(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余光中先生自称的“四度空间”;文坛赞誉他“璀璨五彩笔”“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逍遥游》:诗人余光中的漂泊乡愁和最后归宿
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后落脚在高雄的西子湾,对于余光中这位乡愁诗人来说,仿佛看见了出生时“茱萸的孩子”,看见“咽下国破的苦涩”的十岁男孩,看见去国时的愁容和痛苦,看见漂泊时的无奈,而在此时,他也看见了那浓浓的乡愁。而当重新返回的时候,对于余光中来说,则变成了深深的缅怀。
余光中海南解读“乡愁”里的“密码”
来海南参加2013年两岸诗会的余光中,携太太范我存女士接受中新社独家专访,讲述了一个出生在江南书香人家的少年,是怎样经过大时代的颠沛流离,内心的自我拉扯,成为一个以“乡愁”触动全球华人内心深处情感的诗人。他带着我们解读他诗中的“乡愁”密码:跨历史,跨海峡,跨山河,跨东西,跨人类与自然,有亲情、爱情、友情,青...
这是首教科书式的诗,诗歌三美兼具,新解余光中成名作《乡愁》
文/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逝者| 余光中妻子离世,那个被写进《乡愁》里的人走了……
1945年,17岁的余光中第一次见到范我存。自从相识起,余光中先生对妻子的爱从未变过,一句句情诗从青丝写到白发。2006年,余光中在成都参加一个活动,当他念到自己的诗《乡愁》“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突然高声呼喊“我的新娘在哪呢”。听到声音,一位身着粉红色大衣的老奶奶缓缓走来,口中说着“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