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①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②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③是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④旨在发挥改革对提升国家管理效能的根本动力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23年12月7日,欧盟国家就《净零工业法案》达成共同立场,同意继续允许中国产品参与大多数可再生...
人民法院报 | 裁判文书“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具体体现
公平属于与生产力相适配的生产关系范畴,正义则属于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范畴。如果生产关系不公平或不够公平,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不正义或不够正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就会受到阻碍。公正的裁判结果内含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发展变革,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内在要求,能够实现良好的社会...
张文显: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 | 政治与法律...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上层建筑领域的现代化。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相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然已经超出了物质和生产力的范畴,而进入制度和治理的范畴。2014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
经济媒介化: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话语
面对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的“盲点”,此次研究首先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话语的根本立场,然后结合媒介化理论,指出媒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中的关系建构过程属于经济媒介化,媒介、媒介化与媒介逻辑是经济媒介化分析的操作化概念,最后通过历史性回顾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媒介化的元过程,即在基础设施媒介、经济媒介与信息...
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中国奇迹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治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是对建立政治秩序、调节政治关系、宣示政治价值、实现政治目标、推动政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的一整套原则、规则、规范、架构、体制、机制的总称。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长期发展、渐进形成、内生演化的结果。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
专题| 跨学科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综合性
列宁简明扼要地阐明,马克思的哲学作为“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证明了“政治设施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
方延明|传播与人类活动的辩证法——兼论大众传播的主客体间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传播与政治、文化的交互,新闻传播成为“显学”,主流媒体备受关注。马丁·沃克曾在《报纸的力量》有“一家大报所说的话本身可能就是新闻”“一家报纸的历史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而人类的生产方式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更迭,“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黄令坦: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上,毛泽东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缺乏全面考察,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自的范畴尚不能作出明确区分。毛泽东在反思这一阶段对唯物史观的掌握情况时也说,“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可是这种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马克思主义史学占领的...
人大70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中国奇迹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治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是对建立政治秩序、调节政治关系、宣示政治价值、实现政治目标、推动政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的一整套原则、规则、规范、架构、体制、机制的总称。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长期发展、渐进形成、内生演化的结果。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