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中概括出灵魂深处的美
二是重新认识笔墨传统,重新回归中国山水画艺术传统的精神家园,尽可能化解因一味强调现代构成、强化硬边切割而造成对山水画意境的伤害,主张山水画创作返回到中国道家哲学的宇宙观,返回到东方美学主客合一的内在意蕴中;三是进入到于树斌自己主张的“水墨泼写”阶段。在这一阶段,于树斌深刻洞悉了山水画艺术与自然宇宙的内在...
梅墨生:中国画人文标准和美学追求
传统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从容的状态和平和的心态,它展示的美是一种和谐之美,所以它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相合,人与天相合,是人天合一、人人相合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核心也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不会有中华文明五千年以上的绵延与传承,追求和谐是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无论院体派还是在野派,无论廊庙...
张晶:中华美学精神的命题研究
这些范畴与命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彼此形成一种关系结构,共同建构起中国古典美学的宏大理论体系。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史,也就是上述一系列范畴、命题的形成、发展和转化的历史。”应该说,韩林德的阐发是较为客观的。范畴研究曾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文艺理论家蔡...
自然题材纪录片:立体、深层、多维呈现中国之美
《大地之上》集中展现中国地理形态孕育下的历史文明与民风民情,画面构图的色彩搭配、写意笔触,遵循以形写神、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等传统美学法则,浸润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趣味。好的自然题材纪录片不仅仅在说理,更在于传情,影像隐含着中华文化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与态度,流露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地有大美...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18期:东方之美——重新确立我们的审美权
“中国人审美经验中最独特、最本质的,就是对山水的观照与感应,是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如何引导理工科学生进行对东方之美的体验和学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也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和独有的精神底色。那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美?我们的审美又如何构造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东方卫视1月2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
服章之美,尽显千载风华
《春秋左传正义》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自古以来,服饰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朝代、不同场合的服装制式、布料、纹样都各不相同。近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中,一件明代赤罗衣备受瞩目。
独特的视角,领略天地自然之美!
以国际前沿核心技术支撑从细节和纹理视角洞察自然人文景观的不同面貌探寻独特的自然色彩肌理美学独特视角呈现原生美学源自佩里托莫雷诺冰川裂纹、西西里岛的大地色彩、天然海蚀洞冲刷纹理、云雾袅绕的山峰之巅、广袤深邃的苍穹之境,亦或是来自遥远国度的拜占庭古堡、集结艺术瑰宝的圣彼得大教堂、浪漫的巴黎塞纳河畔…...
中国茶艺美学的特点是,探析中国茶艺美学的独特特点
此外,中国茶艺的形式还体现在茶道礼仪上。茶道礼仪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传统的煮茶、点茶、斟茶等动作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这些规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之美,更融入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茶道礼仪中,人们在展现出对茶的尊重之余,也在展现出对自然、对人的尊重,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
顾作义开讲中国园林美学,期待公园成为全民美育阵地
随后,顾作义分别从“天然”“巧妙”“雅致”“神韵”四个关键词,结合珠江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情况,逐一为现场观众解析中国园林的自然之美、营造法式之美、艺术之美和人文之美。“要想将‘美丽’写在中华大地上,必须让中国园林艺术走进生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顾作义表示。活动最后,多位与会嘉宾同顾作义围绕《...
品鉴| 中国古代赏石中的“适性”之美
“物适其性即美,失性即丑”语出《庄子》,历代引用极广,多论于艺术审美与创作的本心。道家美学中,一个很核心的思想就是“适性”。所谓“适性”,即适应物之本性——能够顺应自己的生命本性,就是美的。在《庄子·外篇》的多篇文章中,都表达了“安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