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列 | 课程美学论纲
有学者疑惑道:“‘课程’和‘美学’分属不同范畴,课程是学习经验或内容,而美学则是一门学问(discipline),若要说‘课程即美学’,则首先要说明其意义是指‘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课程内涵’或是指‘课程具有美学的意涵’。无论指称何种意义,皆须进一步讨论‘美学’与‘课程’两者的关系。”[3]把“课程”与“美学”...
黄兴涛︱“美学”译名再考:花之安与西方美学概念在华早期传播
即将两者合在一起的学科范畴或名义究竟是什么(这里倒不是说“音乐、丹青”作为学科或课程名称要直接翻译成“美学”,或可对译为“上艺之学”,而是说问题在于花之安喜欢从“上艺”角度来谈论美,也喜欢从审美角度来谈论“上艺”,故在他看来,“音乐、丹青”无疑都是谈美的学问,属于“美学...
在“美”与“文”之间:“重思中国现代美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刘建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杨宁副教授、湘潭大学郝二涛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月瑶、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赵紫亮从艺术史、概念史、叙事学、发生学等理论视阈出发,从中国现代美学的独特经验中总结出其特有的概念范畴,并在反思中展望和探索当代及未来中国美学理论建设的新的可能性;武汉大学朴婕副教授...
桥梁美学的学科探索
第二,以人类审美经验作为桥梁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是莱昂哈特《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BridgeAestheticsandDesign),在阐述了一般美学基础之后,详细叙述了拱桥、梁桥、斜拉桥、悬索桥和桁架桥等美学设计准则,以及人行桥、立体交叉桥、高架道路、大跨度桥梁、大跨度拱桥和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张晶:中华美学精神的命题研究
在美学领域,“范畴”是指美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如道、气、意等;命题是具有明显的判断性的短语和句子,且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如“文以气为主”“文已尽而意有余”等。命题这种形式,具有逻辑学色彩,而在美学领域中则是大量的客观的存在。美学命题在中西美学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的,因为它们能够在美学家们的思想...
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空维度 | 社会科学报
固本开新:中国时空美学的基本范畴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需要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协作,同时也建基于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完善(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中国美学话语存在两个大的体系,一是中国古典美学话语,二是中国近现代美学话语。前者主要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为话语资源,后者受西方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苏联美学等话语的共同影响。两者虽然在语用实践...
阿甘本:姿势是遏止主观性和美学坍塌的名称,而电影是最有可能的...
当提出“审美是否具有真正的作用或功能?”这一问题时,阿甘本已经有效地保留了这个范畴。然而在亚历克斯·穆雷(AlexMurray)的批判性介绍中,我们发现,阿甘本对美学的介入描绘了美学的失败,对此有另一种不同的解读。他写道:“姿势是遏止主观性和美学坍塌的名称,而电影是最有可能的美学空间。”电影美学被视为错误的,...
《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中国书法美学中的“奇”范畴发微摘要:“奇”的一般含义是对“正”“常”的背离,古代书论中的“奇”作为对“正”“常”的背离,主要有背离古代正统或经典、背离时人流行书风、诸体相参、突破程式化、险绝等具体形态。从书法作品的实际效果来看,“奇”有可能是正面的创新,可称为“生”“奇变”“新意”等;也...
中华美学传统在现代的曲折展开与更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的突出特性,也孕育了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审美意识或美学思想传统,即中华美学传统(或称中国古典美学传统)。不过,这种传统是在清末民初借助于西方美学学科制度的镜鉴作用而重构的。这意味着,中国古代诚然没有产生过西方意义上的美学学科制度,但毕竟诞生了可与西方美学相媲美的...
胡可欣评《美学权力》|封闭之圆与法兰多拉舞曲
此处的三元论,是指美学应当具有三个基本范畴以指涉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类基础体验。可以说,三元既是原则,又是策略,更是与审美主体(即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者”)不同的关系模式。原则是指这三个基本范畴各自的基本含义及其对应的,作为认知基础的不同表象模式:“美”是自身愉悦且通过自身而愉悦的,它们仅仅次要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