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在红安重建,以郧西为中心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毛主席...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三省交界处,南濒长江,北抵淮水,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大别山脉雄矗中央,俯瞰武汉、信阳、安庆,战略位置重要。鄂豫皖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人口达350多万,面积四万平方公里。当时,由于张国焘执行王明“左”倾路线,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共二万余人被迫撤离,鄂豫...
巍巍大山 红旗飘扬丨大别山——何家冲的红色“集结号”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故里,到如今处处皆景、美丽宜居的灵秀之乡,红色血脉浸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重温历史,我们不会忘记——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2984名战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胸怀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肩负起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从何家冲大银杏树下列队出发,...
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 大别山地区革命历程浅析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它的存在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也激励了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该区域曾长期作为我国革命史上的战略要地,历经战火重重考验,培养出一大批革命火种撒向全国各地。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挥洒汗水与血泪,最终促成了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通过对大别...
千里跃进大别山|走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 感悟大别山精神
大皖新闻讯一进“新集门”,步入“首府城”。9月25日上午,“千里跃进大别山”2024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在位于县城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采访团先后参观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仿佛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新县首府路街区《八月桂花遍地...
走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接受大别山精神洗礼
走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接受大别山精神洗礼点蓝色字关注“兵纷女声”9月4日至5日,兵团妇联“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班的学员走进河南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分区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等地接受红色精神洗礼,近距离感受革命老区大别山精神。
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追寻最绚丽的“红”
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份份史料记载,讲述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它以新集(今新县县城)为首府,以大别山为中心,横跨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建立起27个县级革命政权,成为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主力红军转移后,大别山党政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根据地保卫斗争。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
专家解读之二 | 奋力开创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大别山革命老区是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和多省交界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大别山革命老区28...
大别山上
鄂豫皖边地区成为革命根据地,首先是因为一座山。大别山山脊横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余脉涵盖约3000平方公里土地,冈峦起伏,河流纵横,森林密布。大自然赋予这方土地锦绣盛装,历史在这里上演了连绵不绝的战争大戏。终于,在20世纪上半叶,山河之间掀起红色风暴,改写了这一方水土的历史和未来。
感悟大别山精神
“以大别山脉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于1930年6月,193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新集正式成立。”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讲解员向采访团介绍,1932年1月2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正式成立,至1932年9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机关在此办公,新集由此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是苏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